學校安全工作大會講話稿
讓人高興的是很多的學校都這樣實踐了,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讓人高興的是市內已有30所學校有了安全教育實訓室,我還要向大家報告,我市的青少年實訓基地已經正式立項,上報國家教育部和發改委了。這將是孩子們的福音啊!
我向各位領導報告這些的真正目的是,我們到教育發達地區取經,到兄弟學校學習,一定要立足于本校的實際,原原本本、原封不動的“拿來主義”是行不通也走不通的。別人的經驗再好,你也無法復制。好比許多家長看到別人孩子的成功,也心急火燎,躍躍欲試,結果確實大失所望。為什么?就是脫離了自己孩子的實際。盡管這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道理卻是相通的。
我們應該怎么辦?我覺得就是要研究學校的實際,弄清我們最大的實際是什么,才知道應該怎么做。跳不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也就很難改變固有的行為方式,工作方法仍會抱守殘缺。因此,我們要轉變思維方式。這也是我5月25日到連云港參觀學習后最為真切的感受。
我們在教育的投入上的確與教育發達地區是有差距的,我們不承認也不行。投入的多寡取決于我們的gtp的總量;但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不應該落后和落伍。生活可以貧窮,但思想不能貧窮;條件可以簡陋,但實踐不能停歇。要不,我們真的只能甘居人后了,因為我們已經沒有與人家比拼的資格了。就經濟發展而言,南方與北方,東部與西部的差距固然有歷史的原因、區域區位優勢的原因,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們思維方式的不同。是我們沒有智慧嗎?不是的。是什么?就是決定人們行為方式的思維方式這個總指揮部的出了問題。人與人不是誰比誰聰明多少,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差異。盡管教育是“慢”的藝術,具有滯后性的特點,不可能有經濟發展明顯效果,但是也要打開新的思路,轉變、改變與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不相適宜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同樣有一個思維方式轉變的問題。具體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用一個個血的教訓、事實、案例真實的再現,讓孩子們感受到生命的珍貴,提高關注生命、關愛自己也關心他人的能力;我們一定要向內挖潛自己擁有的教育資源,在各種訓練、演練中,讓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和規避風險的能力。因為這才是孩子們走出校園能夠真正帶走的能力。拿我們就食品衛生安全教育來說,我們已經認識到“三無”食品、食品中的添加劑、飲料中的防腐劑等化學物質對人們健康的危害,我們緊緊宣傳教育而已,并沒有阻止住孩子們的腳步和渴望的眼神。直到問題發生了,人們在抱怨聲中唉聲嘆氣,喋喋不休。如果我們讓食品衛生專家來講這些物質的危害,用實物和事例展現孩子們面前,他們就知道了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等化學物質是人體排泄不掉的,是危害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你讓他去買、去吃、去喝,他都會思慮再三的。可惜的是,我們的教育活動仍然是老套路、老辦法。這不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也不符合梁漱瞑先生提倡的“活”的教育,也不符合葉圣陶先生提倡的“教育是習慣的養成”,更偏離了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所以,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空間很大,需要我們不懈地思考與實踐。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現在不缺少理論家,也缺少思想家,缺少的腳踏實地的實干家。就讓我們珍惜現在的崗位,聚焦正做的事情,用愛心與責任成就我們的事業,成就我們的孩子,也成就我們自己。
最后,歡迎大家到省城做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