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在醫政工作會上的發言
(三)醫政管理關系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全局。
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療工作的永恒主題和核心內容,也是醫療衛生事業賴以生存和發展之根本。沒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醫療衛生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年來,在個別地方醫患矛盾突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沒有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醫政工作要點發布后,社會各界很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立即進行報道,新聞頻道進行反復、多次滾動播報,中國新聞網等很多媒體和網站進行了專題報道,詳細介紹醫政工作要點,就是因為今年的醫政工作圍繞著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主題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力。說明醫政部門工作重點選得準、抓得實,契合了政府要求、群眾期盼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向。醫政工作做得好就會贏得人民群眾和整個社會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認同和擁護。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體現,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醫療質量保障體系,創新體制和機制,充分總結和借鑒國內外有益做法,包括制定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管理的政策和標準、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臨床路徑等,這是在醫政進入“細節決定成敗”階段的今天,必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從而加大醫療服務管理力度,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四)醫政管理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礎。
新一輪醫改的啟動,預示著衛生事業包括醫政工作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了。面對當前國內外的宏觀經濟形勢,中央決定把關注民生、調整結構、擴大內需有機結合起來,為了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今后三年里面,要增加公共財政投入8500億元,用于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系統的建設,以提高醫療水平,改善衛生狀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這次全球面臨著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一次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決定3年投入8500億元,即每年投資2800億元以上,這是在經濟困難,財政緊張情況下的投入,用好這筆資金,衛生部門的責任重大!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肩負著合理規劃、科學構建、落實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功能的重任。要下決心、花力氣對現有醫療資源進行必要的整合,有保有放,鼓勵引導大型公立醫療機構成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主力軍,帶動基層醫療機構共同發展,提升基層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我們要指導幫助公立醫療機構,明確服務宗旨,履行社會義務,落實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對公立醫療機構的特需服務要加以限制,不搞“一刀切”,但不能超過10%。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按照醫改的要求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在大衛生體制下,實行管辦分開的途徑和方式,提高公立醫院的效益,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效果。這些年經過探索,管辦分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值得深思的問題。管辦分開不能在衛生管理體制外進行,因為這違反了客觀規律。醫院是衛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質醫療資源的工作平臺,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醫院按照公司運作,不僅違反了規律,也不利于公益性的落實。在衛生部門大的體系下面,成立相對獨立的醫院管理中心或者醫院管理局是一種好的方式。由衛生、財政、發改、社保部門、醫院管理專家、財務管理專家和民意代表組成管理委員會或者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才是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的合理模式。香港地區有成功的經驗,香港醫院管理局就是設在衛生局下面的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內地也有一些地區在衛生體制內進行了管辦分開的探索,為下一步推行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