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社團培訓會發言稿
第二個因素,學校因素。學校里師生關系如何、學校的規章制度怎么樣、學生在學校里是不是被班級體所接納,在被班級體接納的過程中要形成一種歸屬感。如果學生在班級中沒有歸屬感,會有被排斥、遺棄的心理。這對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具有很大的沖擊。學校里的師生關系、人際關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第三個因素,同伴的影響。同伴是小學階段、中學階段都是影響青少年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青少年和同伴之間的關系如何,能否被同伴所接納、認可,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四個因素,個體因素。比如青少年的氣質類型,我們不能絕對說哪一種類型是好的,哪一種類型是不好的,但是氣質類型如果和環境因素交互發生作用的時候,我們設想一個氣質類型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他正好遇到了非常嚴厲、苛刻的父母,在環境和個體交互發生作用的時候,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心理問題。一些父母指責孩子,甚至在指責他行為的同時,也在貶低他的人格。父母和他說“你不行”、“你很笨”,對孩子人格進行貶低,孩子慢慢就覺得我不行,我不如別人,我很笨,逐漸他的自我會發生一些偏差。
再比如:很多學生偏科很厲害,數學老師很喜歡他,他數學學的非常好;語言老師不喜歡他,他很討厭學習語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老師喜歡不喜歡他、認可不認可他作為他自己對自我的一種評價,作為他去從事活動的最重要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生會覺得“我學習是為了老師學,而不是我自己愿意去學、喜歡去學”。本質上發生了變化。我們一定要幫助學生注意到這個問題。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是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一個重中之重的方面。
第二、懂得一些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心理輔導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貫注 貫注是心理輔導關系的首要條件之一。它要求輔導教師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全神貫注地傾聽學生講話,認真觀察其細微的情緒與體態的變化,并做出積極的回應。它還要求輔導教師運用其言語與體語來表現對學生講述內容的關注與理解,以使學生感到他講的每一句話,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輔導教師的充分重視,藉以加深學生對輔導教師的信任,并強化其繼續講話的欲念。
二、傾聽 傾聽是貫注的關鍵。心理輔導條件下的傾聽不同于一般談話中的傾聽,它要求輔導教師認真地聽對方講話,認同其內心體驗,接受其思維方式,以求設身處地的思考與反饋之功。因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談話中那樣可以隨意插嘴講話、任加是非評論及至爭辯。中國臺灣心理學專家鄧繼強說:“在輔導過程中,傾聽包括五個條件:不批評、不判斷、尊重、敏銳、對方中心。”不批評和不判斷主要是鼓勵當事人深入表露自己,這樣輔導教師才能真正了解當事人的看法和處境。
三、沉默 心理輔導既是聽與說的藝術,也是沉默的藝術,沉默可以是尊重與接納的表示,也可以是受導人自我反省的需要。在心理輔導中,沉默一般具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暗示功能;一個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現為對學生的講話及其停頓不做言語回應,以暗示對方繼續講話;后者則通常在學生講述精神創傷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表露時,以沉默來確保其自我宣泄與反省的時間與空間,并表現輔導教師對學生此時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沉默還可以因學生對輔導的態度而分為思考性的沉默與對抗性的沉默。其中前者是學生在輔導談話中進行自我反省的表現,是對輔導的積極反應;后者則是學生對心理輔導缺乏信任的表現,是對輔導的消極反應。對此,輔導教師要善加區別,靈活處理,特別是對于后一種情況,輔導教師更需要耐心,不要強迫學生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