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班領導講話
第三、關于質量為魂,卓爾不群
這兩句話已經講了幾年,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做下去。 “質量為魂”是對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是學校的永恒主題,辦學質量的高與低,最終要體現在人才的培養上,能否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直接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影響到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把“質量”看作是學校安身立命的“魂”,發展壯大的“根”,校長、教師必須牢牢樹立起嚴格的質量觀。這個質量是一個全面質量的概念,不是單單指考試的分數,或每年的中考、高考成績,入學率、入名校率,而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健康成長的質量。學校教育是為每個學生人生奠基的過程,今天的教育要能讓學生受用一生,從中獲得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建立基本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一個積極向上,勤奮進取的生活態度,同時要為學生留下一段對于學習、對于校園、對于師情和友誼的美好回憶。在前幾年的報告中已經專門講到了各個方面的教育,比如說美的教育、音樂教育,還有賞識教育、挫折教育、健康教育等等,不是說把這些林林總總、方方面面的各種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一股腦地加在某一個學生個體的身上,而是要真正地從每一名學生的具體情況入手,幫助他揚長避短、揚長補短,努力做到全面發展。這些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思想是五顏六色,需要教師做一個丹青高手;是一個個音符,等待教師來譜成悠揚悅耳的樂章。我們也講過,學校和教師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學生,千萬不能是廢品、次品、危險品、易碎品,教育出了問題,上負祖國,下也對不起孩子的家庭,孩子的家長,以及孩子本人。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對“質量”二字要做到刻骨銘心。
但是在這個“全面質量”中,教學的質量是顯性的,是直接的,是家長和社會最為重視的。對此學校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松。一年成績下滑了,即刻就會造成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既會造成社會家長的失望,也會造成學校教師的氣餒,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扭轉和重振。教學的質量靠什么來檢驗,目前主要還是通過考試來檢驗,考試成績的優和劣、升和降是我們發現不足,尋找問題,調整思路和方法的重要依據。沒有這些數據上的優勢,就沒有了“話語權”、“生存權”、“發展權”,你再說自己素質教育抓得好,教學質量高,只能是自說自話。現在的時代是老百姓“用腳投票的時代”,你講得天花亂墜,做得轟轟烈烈,但終端成果的顯示落于人后,社會、家長是不會認可你的。這一點對于初高中尤其重要。一個學校今年升學率、推進率降低了,成績下來了,大家很自然就想到的是你這個學校質量不行,他不去管你在提高學生素質方面下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努力。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但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教學的質量是教育質量的核心內容,在同一個尺度下,我們成績滑坡了、落后了,正說明我們的教育必然出現了問題,因為在“本色+特色”中,首先“本色”沒有保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素質教育不排斥考試,只要把“目的”和“手段”的位置擺正確了,我們就能抓到主動權。(要努力研究提高學生語、數、外成績的策略,讓整體平面上有進步,能鞏固。就高一推進率情況看:二十九中、四中要總結經驗,保持良好的發展趁勢,爭取更上一層樓;寧海要在教學中處理好美術班學生文化,尤其是——語、數、外——與專業課學習的關系,爭取更多美術班學生普高上線;田中要總結回顧一年教學工作,這一年進入高分段學生始終處于波動不穩之中,要抓特長生的學習,力爭進入高分段人數穩中有升;南大附中要找出一直滑坡問題,力爭在下一階段教學中有突破,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仔細研究一下全區的學校就會發現,真正教學質量好的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抓得更好,更主動、更自信,凡是教學質量薄弱的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整體素質也不盡如人意。如果能把對學生的素質發展與學習效果的提高,調校對準同一個靶心,讓學生的全面發展與課業成績同步提高,相輔相成,就一定會使學校的發展進入良性的循環和不斷攀升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