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領導用人藝術的研究
三.提高行政領導用人藝術的主要途徑
用人是一項專門的學問,既有一般性的方法,也有高超的藝術。自古以來,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對用人都十分重視,他們將用人這門學問稱之為用人之道。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無論是漢代的"舉孝廉",還是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對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無產階級自從建立自己的政權之日起,就一直十分重視選才用人的作用,認為正確地選拔和合理地使用人才,對于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也一直十分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毛澤東指出:"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干部隊伍,必須要有自己的教授、教員、科學家、新聞記者、文學家、藝術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隊伍。"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高度物質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現代化社會,是一項空前而偉大的事業,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十分艱巨,面臨的任務紛繁復雜。要完成這樣一項偉大的事業,沒有千千萬萬的人才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就給現代行政領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學會選人用人的學問,提高用人藝術的水平,真正做到正確地識別、選拔和使用干部及各類人才。
(一)努力學習,掌握現代行政管理的理論
行政管理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其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十分廣泛,與許多學科,例如管理學、政治學、法學、人才學、領導科學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主要內容包括行政組織、領導決策、法規人事和機關管理等等。現代行政領導者,必須掌握現代行政管理理論,探索行政管理活動的規律性,既要注重從行政管理實際出發去探討行政管理的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行政管理實踐。以指導行政領導活動,提高行政領導者的用人藝術。
1、權力結構理論。我國行政管理的權力結構既不同于前蘇聯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也不同于美國在三權分立和聯邦制前提下的分權模式;又與法國在分權原則指導下的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模式具有本質的差別。從根本上說,我國行政管理以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為主要特征。
我國實行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保證了人民內部的廣泛民主和人民意志執行過程中的集中統一。它享有最高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和其他權。地方各級人大除了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遵守和執行職權外,還享有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決定權、任免權和地方立法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
各級人民政府在依法執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所制定的方針政策時,也充分貫徹了民主集中制原則。1986年12月,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特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案》專門規定: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中重大問題,須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決定。這是保證民主集中制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貫徹落實,防止"首長負責制"演變為"個人獨裁"的重大措施。
我國的行政管理之所以以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為根本特征,主要是由我國獨具特色的以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核心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這一政治體制要求,我國政府及行政管理活動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必須把對人民負責和對黨負責高度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