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材料
——旅游業初具產業規模。以自治州“旅游發展年”和50年大慶為契機,積極支持新旅股份參與博斯騰湖旅游業開發,白鷺洲、金沙灘等景點兩座碼頭投入使用,4艘豪華游輪、2艘豪華游艇下水運營,望海樓落成并投入使用,博斯騰湖被評為西部大開發新疆十大風景名勝旅游區,環博斯騰湖旅游業發展取得了新進展。不斷加大旅游投入力度,積極謀劃了以縣城為中心的[一園(怡景園)一嶼(寶浪嶼)一區(博湖縣度假區)一街(魚文化一條街)一廟(喇嘛廟)一村(西海漁村)一橋(寶浪大橋)一堤(湖中長堤)]“八個一”工程。魚文化一條街、湖中長堤、寶浪大橋將于2005年實施,喇嘛廟等項目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寶浪嶼、西海漁村、怡景園規劃正在編制當中。組織人員赴杭州千島湖淡水魚烹飪學校進行了培訓,進一步豐富了博湖魚文化內涵。在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成功承辦了2004年度全國滑水錦標賽。2004年共完成旅游投資4063萬元,接待區內外游客13.56萬人,實現旅游收入1552.98萬元。
——葦業生態和經濟效益并重。加大了蘆葦病蟲害防治和葦區的管理工作,重新繪制了環湖葦區布局圖,準確掌握了環湖各葦區蘆葦的分布面積及長勢情況;對19.89萬畝人工育葦區進行了清查、登記、造冊;劃清了葦區與耕地、葦區與草場界線,明確了權屬,并按自然葦區進行規范管理。通過招商引資,庫爾勒河山公司擬投資6000萬元在沿湖地帶開發5萬畝的人工育葦項目。2004年度完成蘆葦生產16.23萬噸,各鄉鎮參加蘆葦采割農民8500余人,勞務創收304萬元;形成了以葦養葦、以葦護水的新格局。
4、南山農業綜合開發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南山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得到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州上專門成立了南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并投入前期費用。全縣積極配合自治州南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各項工作。已完成南山地區地形圖測繪、土壤調查取樣及養分分析、氣象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水文地質勘察,農林牧綜合規劃以及道路規劃、居民點規劃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南山農業綜合開發總體規劃預計2005年上半年完成。
5、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不斷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結合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開展了向白克日·卡依爾、艾買爾·依明同志學習及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認真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積極在宣傳思想戰線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切實加強黨對新聞宣傳工作的領導;深入開展了以建設文明村、文明城鎮、文明機關、文明家庭為載體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繼續開展“軍地、兵地、油地”共建活動,加強部門協作,狠抓優撫政策落實;扎實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四五”普法工作深入開展。開展了《憲法》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不斷提高干部的法制意識和依法行政觀念。
科技培訓和科技成果推廣成效顯著。深入開展了第十四屆“科技之冬”活動,共培訓農牧民1.3萬余人次;在全縣開展了科技成果鑒定活動,申報的15個科技成果中“機械化深松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工業番茄均衡供應示范推廣”及“云斑魚回養殖試驗”等13個科技成果通過了鑒定。今年爭取國家對西部實施的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資金74萬元,完成危房改造1233平方米。啟動了領導干部“一助一”助學活動,基本解決了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學難問題,控輟工作取得新進展。通過積極爭取,在全縣22所農村小學開通了現代遠程教育。青少年活動中心項目已通過自治區立項。文化體育活動開展有聲有色。組織業余文工團,積極開展了“四下鄉”活動。競技體育成績突出。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衛生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創建自治區衛生紅旗縣城工作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引向深入,順利通過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復驗,全面推行村(居)民自治,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得到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了自治區“婚育新風進萬家”示范縣創建活動,科學文明的婚育新觀念深入人心。切實為民辦實事。下崗失業人員各項優惠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全年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74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75人。為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小額擔保貸款84萬元。建立了欠薪保障金專戶,全縣80%的施工企業繳納了欠薪保障金,為1170名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240萬元。繼續深入實施城市解困工程,狠抓了“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三條保障線”得到進一步鞏固。全縣養老基金、失業保險收繳率均達100%;醫療保險收繳率達到50%;發放養老金582萬元;為全縣低保對象340戶1422人發放低保金152.4萬元;為農村54戶特困戶補助建房資金18.36萬元。啟動了南山災民抗震安居工程,通過爭取項目,為每戶災民補貼建房資金5000元,動員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為每戶災民捐款4000元,每戶災民投資1000元,七星雙雄房地產公司捐款15萬元支援災民建房,使73戶262名災民在南山得到妥善安置。老齡工作取得新進展。撥出9萬元專款進一步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辦公條件,創建了自治區老齡工作先進縣;總投資144萬元的老年活動中心綜合樓已竣工投入使用。為發展民族文化體育事業,近年來,博湖縣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先后投入147萬元建成了文體綜合辦公樓,面積1500平米,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少兒培訓室、排練廳等。投資12萬元,對縣體育場進行改擴建,建成400米標準田徑場、草坪足球場、射箭場和可容納2000名觀眾的大看臺,能承辦各類大型比賽及全民健身活動。在民族體育競技發展中,縣射箭隊、賽馬、摔跤項目紅杏出墻,其中射箭隊多次代表巴州參加自治區民運會、全國民運會取得佳績。在繁榮弘揚民族文化工作方面,自發發展起來蒙族長調歌者58人,舞蹈薩吾爾登28人,托布秀爾琴8人,說唱5人,民間工藝美術14人,中老年民族服飾制作表演18人,并涌現出一大批能登臺、能表演的家庭文化戶,。1999年成立的業余蒙古族服飾表演隊在全州第九屆文化藝術節中榮獲創作獎和優秀獎,在州慶和建黨80周年文藝匯演中獲優秀獎和編導獎,在2003年2月參加巴州迎春群眾文化活動中獲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