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材料
6、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繼續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全面落實了各項治安防范措施。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把宣傳信訪法規、實行依法治訪作為工作重點,深入排查信訪、調處信訪案件,不斷加大信訪問題處理力度,變上訪為下訪,努力為各族群眾排憂解難。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落實了宗教人士例會和宗教活動場所巡察制度。加大對政法機關的投入,不斷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支持政法機關依法行政,化解社會矛盾,嚴厲打擊“三股勢力”,與此同時,全縣狠抓了民族團結工作,從而使社會治安形勢一片大好,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如過街老鼠無以藏身、無處遁形。
7、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切實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
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把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推進黨的建設。在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中,把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重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女干部和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和任用,選拔起用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干部。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縣委把“三級聯創”活動作為推進黨建工作的載體,以創建“五好”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為契機,調整充實了鄉(鎮)領導班子;機關黨建工作得到加強,干部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服務水平、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深入開展企業黨建調研活動,制定了《博湖縣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實施意見》;召開了博湖縣“三級聯創”活動命名表彰大會,對首批61個創建達標單位進行了命名。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圓滿結束,村委會班子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更趨合理。在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認真開展了第六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制度,各常委以身作則,帶頭做到干凈干事,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落實了《博湖縣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認定標準與調整辦法》、《關于選派干部到紀檢監察機關學習鍛煉的暫行規定》,先后對12名“不在狀態”領導干部進行了調整處理。在黨的制度建設中,建立了干部任職資格審查、黨政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全面實行考察預告制、差額考察制、任前公示制。在縣委常委會自身建設中,堅持常委集體學習、領導干部夜校和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廣泛聽取各常委、各大班子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形成科學 、民主的決策機制;重視分工合作,注重發揮各常委和各大班子的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工作落實;堅持求真務實,注重調查研究,實行調研制度、基層聯系點制度和信訪接待制度,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2005年,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拓展思路,為民辦15件實事:一、年內完成136公里鄉村道路建設,改變農牧民群眾行路難的問題。二、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重點做好條田平整1.6萬畝,修建配套水利建筑物175座,灌渠砼板防滲50.6公里,努力解決長期以來農牧民澆水難的問題。三、縣財政撥專款解決在職村干部基本養老保障,提高“三老”人員生活補助費,為在職村干部和“三老”人員辦理合作醫療和大病住院保險。四、加強社區陣地建設,解決4個社區的辦公場所,為每個社區配備2名專職工作人員,解決社區陣地建設滯后和人員少的問題。五、縣財政拿出23萬元,加強全縣25個村的陣地建設,解決群眾無場所議事的問題。六、為600戶農牧民修建沼氣池,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七、年內完成縣小學民漢合校綜合教學樓建設,繼續抓好科級以上干部“一助一”控輟保學工作,努力解決全縣失學兒童輟學問題。八、年內完成縣海瑛幼兒園教學綜合樓擴建工作,改善適齡幼兒入園(托)條件。九、進一步落實計劃生育優惠政策,年內兌現2003年底以前領取兩證(獨生子女證、光榮證)農牧民家庭每戶2000元獎勵金。十、投資2000萬元,力爭年內寶浪大橋開工建設,緩解縣城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