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發展的考察報告
(四)在旅游資源開發上形成了社會辦旅游的局面
杭州市在景區點的建設上,市政府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大力倡導內資外資、國有民營一起上,并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供政策扶持。近三年來,共吸收40多億元人民幣投入景區(點)建設,建設了宋城、未來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內涵的新景區(點),并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形成了旅游資源開發的良性循環;蘇州市全市60余家星級賓館90%以上利用外資、吸收內資興建,社會資金在旅游飯店業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五)在旅游產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創名優品牌 華東五市在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購、娛”中充分體現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裝旅游、包裝城市。南京市政府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利用國際互聯網、中央電視臺1—7頻道等各大媒體,隆重推出“南京國際梅花節”,南京的花車巡游駛進了上海灘,在國內外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培育和發展當地飲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南京旅游的一大特色,蘇州向世界推銷“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園林、水鄉古鎮、太湖),在住、食、購上充分展示吳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園林飯店,食——吳越菜,購——蘇州工藝品、蘇繡等,同時,舉辦國際性“蘇州絲綢節”推銷蘇州旅游;無錫充分挖掘本地旅游資源,推出中國第一橋——江陰長江大橋、神州第一佛——靈山大佛、華夏第一村——華西村、太湖第一渚——黿頭渚,并以一首《太湖充滿溫情和水》的歌曲占領了日本客源市場;上海著重推介都市旅游(都市風光、都市文化、都市購物);杭州以“三江兩湖”樹立杭州旅游形象。通過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裝,使華東五市旅游形象充滿個性化,城市充滿個性化。近幾年來,華東五市海外旅游者人數、創匯收入連年攀升。
(六)在政府主導上給予政策扶持
上海市政府為發展都市旅游,建立旅游“兩委體制”,采取制定征收旅游企業旅游附加的政策,保證上海旅游發展基金,同時,市財政每年撥款5000萬元,用于上海旅游促銷;南京市政府從第三產業發展基金中列支1000萬元每年遞增15%用于發展南京旅游業;杭州市政府制定了按全市飯店利潤的10%征收旅游附加的制度,每年1300萬元作為旅游發展基金;蘇州市每年旅游市場促銷費為500多萬元。
(七)在城市環境建設與治理上為大旅游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華東五市旅游業發展得益于基礎環境建設與治理。上海市政府為開辟“黃浦江夜游”旅游項目,動用巨額資金搬遷上海外灘所有貨運、軍用碼頭;南京市政府近年來改造了60多條道路,實現綠、亮、潔、美,投入4000多萬元治理秦淮河、玄武湖;無錫市政府近年來投入巨資改造、擴建通往景區點道路50多條;為了維護杭州國際風景旅游城市的形象,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于去年7月專門作出了《關于拆除違法建筑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的決定》,人大決定,政府執行。杭州新任市長上任不到一年,拆除違章建筑達137萬平方米,拆違鋪綠,改造了環沿西湖的環境,樹立了國際旅游城市的形象,得到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好評。此外,在城市的建設上,著眼于樹立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與國際接軌,在舊城改造和建設中,考慮了盲人和殘疾人的設施建設,也考慮國內國外游客方便,設立了中英文對照指示方向的路牌等。華東五市從抓城市環境建設、治理城市環境入手,創造了良好的城市環境,增強了城市旅游的可進入性,有力保證了大旅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