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發展的考察報告
(四)注重“創優”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在“創優”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南京市、無錫市資料準備工作將近三年時間,僅各相關行業的附件資料就堆滿了一房間;上海市迎檢沖刺階段,突擊“創優”資料,6臺電腦、6臺復印機,整整工作了兩個月,與此同時,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礎上,按“創優”要求18大項,加總目錄共計19本,單獨成冊,設計和制作十分精美、規范、完備詳實的“創優”資料,給予檢查組良好的直觀印象。
(五)以檢查促“創優”
華東五市反復檢查社會“創優”,成為他們推動全市“創優”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經驗。南京市四大家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兵分四路,針對薄弱環節、薄弱部門、薄弱領域重點檢查,現場督辦整改,每次確定重點對象60家;無錫、蘇州、杭州,甚至上海都是市主要領導親自檢查,現場督辦整改,這種不間斷、反復進行、直至達標為止的檢查,確保了“創優”目標責任的徹底落實。
(六)迎檢工作準備到位
華東五市均成立了“迎檢指揮部”,市長任總指揮,分管市長任常務總指揮,市直委辦局、區縣一把手為成員,下設宣傳組、現場組、資料組、服務接待組等。第一次與檢查組見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員、各委辦局、區縣主要負責人全體出動,熱情迎接,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同時,公安、工商、交通、市容調動一切力量跟蹤服務,排除意外。分管副市長親自坐鎮指揮、協調,親自為檢查組調用資料。出租車隊對檢查組隨時應候服務,公安巡警便衣執勤,嚴密防范,各城市迎檢準備十分充分。
四.關于我市“創優”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我市“創優”工作的優勢
1.市委、市政府有“創優”必勝的信心和決心。1996年我市召開了首次“創優”動員會,1999年11月再次召開了全市“創優”動員大會,成立了“創優”領導小組,市委羅書記參加了會議,王守海市長親自作動員講話,明確要求一次“創優”成功,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同時,市政府目標辦向全市43家委辦局下達了“創優”目標分解責任。經過全市上下近半年的努力,“創優”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旅游立法工作超前完成。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創優”工作,《武漢市旅游管理條例》數易其稿,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審議。1997年9月,《武漢市旅游管理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在旅游立法上,我市比華東五市先行一步。同時,市政府已制定《武漢“一日游”管理辦法》,并頒布施行。因此,在旅游立法上,我市已具備很好的基礎。
(二)抓住“創優”機遇,提升城市功能
“創優”工作涉及一個城市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城市之爭是綜合實力之爭,更是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之爭。我市作為華中特大城市,要樹立應有的形象和地位,“創優”工作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創優”是一個系統工程,借助“創優”可以全面推動我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城市”建設。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市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提高全市各行業服務水平。楚文化、三國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形成我市獨特的城市文化品味,從而整體提升我市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