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發展的考察報告
(四)要注意城市規劃與旅游規劃相結合
旅游規劃是旅游業發展的龍頭,又構成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就武漢的實際來說,要發展旅游、形成大旅游格局,必須在城市規劃中充分考慮旅游規劃,兩方面要做到相互結合,相互呼應。南京市為拓寬道路,曾準備砍掉市區幾十年的樹林,在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由于社會的呼吁,南京市政府思量再三,下令停止砍伐,保護了樹林,保護與開發并進。據有關部門測試,南京雖與武漢同為“火爐城市”,但因園林綠化覆蓋率高,每年夏季氣溫降低了2—3℃。大量的事實表明,城市規劃應與旅游規劃相結合,兩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一個城市的整體特征、樹立整體形象。為保證城市規劃的整體性,充分體現旅游規劃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做好我市歷史文化名城、濱江濱湖城市的整體性旅游規劃、保護工作;另一方面,要令行禁止,使城市的建設性破壞、不倫不類的人造景觀、“假古董”建設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華東五市“創優”工作的主要經驗和作法
(一)政府主導抓“創優”
華東五市從1995年起開始著手“創優”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長為主任、分管副市長為副主任,相關各委辦局、區縣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指導委員會”。由于“創優”工作關聯性強、涉及面廣、協調量大,各市“創優”指導委員會把“創優”工作始終抓在手中。各市認為“創優”是樹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機,是拉動內需,加快大旅游發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創優”一次成功的目標。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主持召開“創優”動員大會,并且每年召開兩次旅游經濟工作會議,抓“創優”、促“創優”、推“創優”,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檢查、親自督辦整改,市人大、市政協密切關注,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傳發動廣泛深入
“創優”過程中,上海市政府向廣大市民倡導“在外國人面前是中國人,在中國人面前是上海人”的口號,充分展示上海市市民的精神風貌。無錫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環境,處處都是無錫形象”,深入人心。南京市政府向全市一萬多輛出租車駕駛員和1萬多輛公交車司乘人員下發了“創優”宣傳資料,并要求熟記“創優”內容、要求、標準,形成了“創優”宣傳的聲勢和社會氛圍。并在新聞媒體上開辦“創優”專版,專欄40余個,宣傳“創優”,推動“創優”。無錫市對全市所有尋呼機用戶,2個月不間斷地發出“創優”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創優”中,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在社會上形成了強大的“創優”輿論氛圍。
(三)環境創新與綜合治理相結合
無錫市政府撥出專款資金5千萬元,對通往景區的道路及景區廁所進行全面改造,建設“綠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體現城市亮、綠、潔、美。杭州市投入巨資對全市主干道及環西湖沿線道路拆違還綠。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創建為主,軟件為主”、“完善城市整體功能”的“創優”思路。南京市1997年投入246億元,搬遷了18家城市污染企業,同時,將城市主干道中山東路、漢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創優”標準建設成“城市景觀路”,并全面實施了亮化、美化、綠化和凈化工程。三年來,南京市對全市24個主要景點和城區主干道及公共場所的200座公廁按“創優”標準進行了改造和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