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新生開學講話稿(精選3篇)
大學校長新生開學講話稿 篇1
親愛的20xx級新同學們:
你們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校黨委、校行政,代表全體師生員工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到大學來,于你們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轉折。人的一生會碰到很多次轉折,多數轉折是社會性的,還有一些則是自己生涯的轉折。
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向知識經濟轉移的時代。知識雖然從遠古的時候開始就不斷擴展,但從未像今天這樣日新月異,從未像今天這樣令人新奇,甚至令世人難以理喻。知識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社會經濟、人們的生活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而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莫過于它對社會、國家、業界、大學乃至知識精英們施加的無窮無盡的壓力,那就是不僅要學習、掌握、運用知識,而且要擴展、創造知識。這難道不是你們的責任?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向信息社會轉移的時代。今天的信息伴隨著知識的流動、物質的流動、價值的流動,伴隨著人們的一切社會流動,它像幽靈一樣,無所不在。如何在你們的學習、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這是你們的責任。
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正在走向經濟“全球化”的轉折時代。經濟“全球化”像精靈,像惡魔;有人愛,有人恨;有人頌揚,有人詛咒。但無論愛與恨、無論頌揚與詛咒,人們不得不去適應它。我們的年輕學子們,你們是否做好了準備,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僅適應,而且要去接受挑戰?未來幾年,將是培養你們競爭力、挑戰力的絕好時機。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中國正在和平崛起的時代。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偉大的中華民族正期待著復興和崛起,而你們這一代恰恰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時代在轉折,轉折是機會,要把時代的轉折轉化為對社會貢獻及人生發展的良性轉折。同學們,你們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這所殿堂,是你們步入知識精英階層的重要轉折,是你們今后一生承擔社會責任的轉折。要實現這些轉折,需要同學們首先實現學習、思維及行事方式的轉變。
你們中的一部分,必須很快地完成由父母呵護向獨立生活的轉變。
你們需要盡快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要從解題的技巧中解放出來,你們或許曾經千錘百煉,熟諳此道,但是缺乏對思想甚至哲理的領悟,是永遠不可能達到學習的高峰的。對于多數人而言,你們可能要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同學們已經習慣于學習老師傳授的、前人總結的、共性的、一般的知識,僅僅這樣是不夠的,你們還要善于從一般知識中去尋找特殊,也要從特殊知識中去升華凝煉到一般。
我們教育中的一大缺憾是學生質疑和質詢能力的缺乏。不管是醫學、工程還是理學,所有新的原理、發現或技術,都是源于對已有知識的質疑或質詢。這其實就是批判和獨立性思考。同學們,創新是中華民族復興和崛起的根本,而批判和獨立性思考則是創新的靈魂。我們還要善于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團隊、協同精神,那就是Teamship。這與在中學的學習是很不一樣的。當今重大的科技研究或工程無一不需要協同精神,而對于有領導潛質的優秀同學而言,更需要通過團隊和協同來提高自己的領導力。
同學們,你們面臨的最大轉折還是走向成熟。你們中間的絕大多數,正處在最有生氣、充滿活力的年齡,而成熟最根本的標志是人生觀的形成。很多大師都認為,做學問先要做人。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恪守民族大義,堅定我們的信仰,修煉自己的德行,永遠地聽黨的話,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對于那些豪情滿懷、志存高遠的同學,這一點尤為重要。希望你們“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芬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人生的轉折也不全是美好的。如果忘記中華民族的傷痕,忘記你們父母含辛茹苦,忘記做人的基本律條;如果失去信仰,缺少學習的動力,沉迷于無聊虛幻的網絡世界……如此等等,都會導致人生悲劇的轉折。這是我們必須拒絕的。
華中科技大學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大學之一。未來的幾年,你們會在這里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會受到學校人文氛圍的熏陶;你們會有展現你們能力的各種機會,你們還會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希望你們今后細細品味華中科技大學的活力所在,但愿她的活力使你們更加充滿生氣,也希望你們的生氣更增添華中科技大學的活力。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你們,在未來的歲月里,文章恰好,人品本然。讓在華中科技大學的經歷,成為實現你們人生重大轉折的基礎!
謝謝大家!
大學校長新生開學講話稿 篇2
親愛的20xx級新同學們: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校黨委、校行政,代表全體師生員工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 到大學來,于你們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轉折。人的一生會碰到很多次轉折,多數轉折是社會性的,還有一些則是自己生涯的轉折。
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向知識經濟轉移的時代。知識雖然從遠古的時候開始就不斷擴展,但從未像今天這樣日新月異,從未像今天這樣令人新奇,甚至令世人難以理喻。知識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社會經濟、人們的生活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而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莫過于它對社會、國家、業界、大學乃至知識精英們施加的無窮無盡的壓力,那就是不僅要學習、掌握、運用知識,而且要擴展、創造知識。這難道不是你們的責任? 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向信息社會轉移的時代。今天的信息伴隨著知識的流動、物質的流動、價值的流動,伴隨著人們的一切社會流動,它像幽靈一樣,無所不在。如何在你們的學習、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這是你們的責任。
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正在走向經濟“全球化”的轉折時代。經濟“全球化”像精靈,像惡魔;有人愛,有人恨;有人頌揚,有人詛咒。但無論愛與恨、無論頌揚與詛咒,人們不得不去適應它。我們的年輕學子們,你們是否做好了準備,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僅適應,而且要去接受挑戰?未來幾年,將是培養你們競爭力、挑戰力的絕好時機。 你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中國正在和平崛起的時代。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偉大的中華民族正期待著復興和崛起,而你們這一代恰恰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時代在轉折,轉折是機會,要把時代的轉折轉化為對社會貢獻及人生發展的良性轉折。 同學們,你們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這所殿堂,是你們步入知識精英階層的重要轉折,是你們今后一生承擔社會責任的轉折。要實現這些轉折,需要同學們首先實現學習、思維及行事方式的轉變。
你們中的一部分,必須很快地完成由父母呵護向獨立生活的轉變。
你們需要盡快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要從解題的技巧中解放出來,你們或許曾經千錘百煉,熟諳此道,但是缺乏對思想甚至哲理的領悟,是永遠不可能達到學習的高峰的。 對于多數人而言,你們可能要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同學們已經習慣于學習老師傳授的、前人總結的、共性的、一般的知識,僅僅這樣是不夠的,你們還要善于從一般知識中去尋找特殊,也要從特殊知識中去升華凝煉到一般。
我們教育中的一大缺憾是學生質疑和質詢能力的缺乏。不管是醫學、工程還是理學,所有新的原理、發現或技術,都是源于對已有知識的質疑或質詢。這其實就是批判和獨立性思考。同學們,創新是中華民族復興和崛起的根本,而批判和獨立性思考則是創新的靈魂。 我們還要善于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團隊、協同精神,那就是Teamship。這與在中學的學習是很不一樣的。當今重大的科技研究或工程無一不需要協同精神,而對于有領導潛質的優秀同學而言,更需要通過團隊和協同來提高自己的領導力。
同學們,你們面臨的最大轉折還是走向成熟。你們中間的絕大多數,正處在最有生氣、充滿活力的年齡,而成熟最根本的標志是人生觀的形成。很多大師都認為,做學問先要做人。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恪守民族大義,堅定我們的信仰,修煉自己的德行,永遠地聽黨的話,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對于那些豪情滿懷、志存高遠的同學,這一點尤為重要。希望你們“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芬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人生的轉折也不全是美好的。如果忘記中華民族的傷痕,忘記你們父母含辛茹苦,忘記做人的基本律條;如果失去信仰,缺少學習的動力,沉迷于無聊虛幻的網絡世界……如此等等,都會導致人生悲劇的轉折。這是我們必須拒絕的。
華中科技大學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大學之一。未來的幾年,你們會在這里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會受到學校人文氛圍的熏陶;你們會有展現你們能力的各種機會,你們還會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希望你們今后細細品味華中科技大學的活力所在,但愿她的活力使你們更加充滿生氣,也希望你們的生氣更增添華中科技大學的活力。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你們,在未來的歲月里,文章恰好,人品本然。讓在華中科技大學的經歷,成為實現你們人生重大轉折的基礎!
大學校長新生開學講話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無論歲月如何流逝,今天注定甜美而清新。我要祝賀你們經過大學生活的洗禮,迎來了自己的畢業典禮。在你們3300多人中,有700多名同學會直接就業,有2500多人將繼續學習。但不論怎樣,今天對于你們而言,都將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標志著你們的人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意味著你們將褪去青澀、走向成熟。
青春,是人生的精彩華章。我要感謝你們把美好的時光留在了清華,讓清華和你們一起走過。我希望你們從學校帶走的,不僅是一紙光鮮的文憑,也不僅是一份修過什么課程、做過什么社工、得過什么獎勵的漂亮簡歷,更重要的是清華四年帶給你們的人生體驗和感悟。相信你們從百年校慶中,感受的不只是自豪和歡樂,還有清華的厚重歷史和獨特文化。相信你們對宿舍要不要熄燈的討論,維護的不只是自身的權益,還有對少數人權益和公共契約的尊重。相信你們對于素質測評的質疑,思考的不只是如何用一把尺子公平地評價學生,還有對個性化發展、多樣化成長的堅持。相信你們在捍衛網絡詞條、追尋中國夢的實踐中,體會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貴,還有責任和擔當的重要。我更相信,你們在課堂、在實驗室、在各種大賽上,收獲的不只是知識、分數和名次,還有創意創新創業的創造者精神,這種精神將伴隨你們一生。
同學們,你們生活在一個崇尚創新的偉大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思想文化交融激蕩,人類社會深刻轉型。這一切,為你們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你們今后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不僅取決于你的知識和技能,而是更依賴于你的創造性。20xx年,IBM公司針對33個行業1500名首席執行官的一項調查發現,他們的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創造力”。在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的用戶檔案中,“創造力”也是兩年來使用最多的詞匯。在當今世界,創造是你們面對生活、面對事業、面對社會、面對未來的最佳選擇。
同學們,創造需要理想,那是你們心靈夜空中的耀眼星光。剛才顏寧教授給大家分享了她自己的“野心”,就是希望探索自然的奧秘,在科學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跡。正是這種科學夢想,使她和她的團隊毅然選擇了一項已困擾全球科學界半個世紀的課題。然而前四年的進展很不順利,困難重重,怎么也做不出來,但她們沒有放棄,依然執著地堅持,每天都在實驗室工作十幾個小時。到了第五年,才有所突破。最近,她的團隊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和工作機理,被20xx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布萊恩?克比爾卡(Brian Kobilka)譽為“一項偉大的成就”。顏寧的學生、團隊主要成員鄧東,當初就是被導師這種強烈的科學夢想所感染,跟著她一起“發瘋”,一起“死磕”轉運蛋白機理這一世界性難題。顏寧教授認為,正是這種既充滿吸引力又極富挑戰性的理想追求,才使這個年輕的團隊沉靜下來,并最終取得突破。她曾經跟我講,做一件事情,最基本的是要把它當作職業來做,進一步是把它當作興趣來做,而只有把它當成理想和事業來做的時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創造力。
同學們,創造還需要勇氣,那是你們人生征程上跨越艱險的基石。猶太民族充滿創新的活力,以色列創意創新公司高度密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數是中國、日本、歐洲、印度的總和。一個多月前,我在以色列見到內塔利亞胡時,談到清華和特拉維夫大學正在共建聯合創新中心。在短暫的會面中,他兩次強調說,創新就要允許失敗。之后,我們參觀EcoMotion,這是一家致力于推廣智能交通的高科技機構。機構創始人阿爾農(Arnon)先生先前是做信息技術創新的,創業成功后曾對財富100強的多家公司進行了戰略投資。臨走時我問他,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說,所有的成功都是從失敗中來的。每次失敗之后,而不是成功之后,他都要辦一個party,等大家喝伏特加喝到東倒西歪的時候,就會告訴他為什么失敗。在他看來,創新創業的精髓就是勇于失敗。勇氣是創新的前提,是把創意變成創造的關鍵。害怕失敗,不冒風險,不敢走前人未走之路,不敢做他人未做之事,就永遠感受不到創造者的巔峰體驗。同學們,年輕是你們最大的資本,年輕時的失敗并不是人生的失敗,而是你人生中最為寶貴的閱歷和收獲。
同學們,創造更需要包容,那是你們事業發展中兼容并蓄的內核。最近,首屆“校長杯”創新挑戰賽的決賽剛剛落幕。我和評委們發現,有的項目雖然有很好的創意,但并不成功,原因并不是技術不行,而是缺乏一個結構合理、能力互補、分工合作的團隊。隨后,我做了進一步調查,發現同學們大多數時候喜歡找身邊熟悉的人一起做事,愿意與同性格、同質化的人開展合作。其實,做成一件事,更多的時候要和不同的人一起工作,特別是你們有時并沒有辦法選擇團隊,必須與各種個性特質的團隊成員相處。因此,你們將來在自己的團隊中做事,或者領導一個團隊,不僅需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重要的是學會包容。包容,首先要包容別人,能傾聽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反對的聲音和那些看似荒誕的想法,真正做到心胸寬廣、厚德載物。包容,還要包容自己,你追求卓越和完美,但不要期望得到周圍每個人的贊賞,要習慣于刺耳的批評甚至無端的指責,因為創新總是從少數人開始。同學們,我們正處在一個日益多樣化的社會,只有尊重他人的與眾不同,才能做到與眾不同的自己。
同學們,今天,終將成為歷史;未來,意味著創造。我有一位朋友也是一名學者,叫謝利?哈瑞森(Shelley Harrison),現已年過七旬。他曾利用激光技術創辦了條碼掃描槍公司,他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我對他說,如果他寫回憶錄,一定非常精彩。而他卻說:“我更感興趣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這讓我想起一段話:“人們總是喜歡回憶,而不喜歡想象。留在我們記憶中的是熟悉的事物,存在于想象中的則是未知的事物。想象也許令人恐懼,因為需要冒著探索未知的風險。我喜歡未來,因為那需要想象。”各位同學,在你們人生新的征程中,希望你們用執著的理想、創造的勇氣和君子的包容,去想象自己的未來,去創造屬于你也屬于整個人類的未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