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戰略管理會計的眼光再看經驗
在這樣的形勢面前如何制定企業的戰略?按習慣的模式,邯鋼人可以“等靠要”。但是,邯鋼人卻變壓力為動力,積極轉變觀念,制定出了符合企業實際的發展戰略,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來落實戰略目標。
邯鋼人的戰略就是低成本戰略。這不僅僅是渡過難關的權宜之計,而是建立在如下分析和判斷基礎之上的長久之計。
1.我國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能耗是日本的6倍,美國的3倍,韓國的4.5倍,國家政策導向是鼓勵降低物質消耗、增加經濟效益。邯鋼是國有企業,要在發展戰略上體現國家的導向。
2.邯鋼是地方國有企業,硬件條件欠佳,國家支持力度有限,既不可能依靠國家的高投入來發展自己,也不可能依靠財政補貼來渡過難關,只有自力更生、自救圖存、自我發展。
3.邯鋼的產品與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在性能上沒有大的差距,不容易形成技術領先的競爭優勢,況且價格戰頻繁,除了靠降低成本來取得競爭優勢之外,別無它途。
4.邯鋼的各項物耗指標不用說與國際先進水平比,就是與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比都還有差距,加上以往制度不嚴,國家財產“大家拿”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降低成本的潛力是很大的。
二、關于戰略規劃
邯鋼人的戰略規劃建立在“知彼知已”的基礎之上。“彼”是企業的外部環境,“已”是企業自身資源及其利用情況。為了知彼,邯鋼人甚至做到了把每一家原材料供應商的產量、品種、質量、庫存、銷售對象、銷售渠道、銷售計劃、價格、成本、戰略意圖、經營狀況等情況了解得清清楚楚。為了知已,邯鋼人將所有的技術經濟指標拿出來和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比出差距就到實地看個究竟。光財務人員不行,要把指標涉及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業人員請去,一齊分析,一齊討論改進措施。基層擺的客觀原因越多,對比分析當中管理部門掌握的情況就越多,反反復復,就做到了領導心中有數,上下認識統一。在此基礎上制定的低成本戰略規劃從兩個方面展開:一個是產品經營,一個是項目投資。
產品經營方面,原則是“限制平銷產品,停產滯銷產品,增加暢銷產品”。利用所搜集到的外部信息,全面修訂內部計劃價格,使之貼近市場價格并保持相對穩定(每半年或一年修訂一次),將行業或競爭對手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用于同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和本年度實際水平進行對比,據此確定奮斗目標。比如,“煉鐵學馬鋼,煉鋼學安鋼,中板學濟鋼,軋鋼學唐鋼”。唐鋼的成材率是96%,邯鋼是93%,目標便定為三年超趕超,每年要提高1個百分點。根據保證企業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目標利潤,采取“倒推法”確定各個分廠和各個生產步驟的目標成本,并制訂出產品銷售的最低限價和材料采購的最高限價。
項目投資方面,圍繞節能降耗,降低成本的要求來選項,根據量力而行和“先進、經濟、實用”的原則進行控制,做到不能控制進度和投資的項目堅決不上馬。邯鋼低成本戰略得以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通過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來實現降耗增收和優質加價增收。降低成本戰略不是不要技術創新,恰恰相反,而是要靠技術不斷進步來降低成本。 三、關于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