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專題輔導
(3)結語。另起一段,其習慣用語有“當否,請批示”、“妥否、請批復”、“以上請示,請予審批”、“以上請示,呈請核準”或“以上請示如無不妥,請批轉各部門予以執行”。
3、尾部,其主要結構為落款與成文時間兩部分。
請示應注意的問題:一是一文一事的原則。三是材料真實,不要為得到領導批準而虛構情況。三是理由充分,請示事項明確。四是語氣平實、懇切,以引起上級的重視。
(二)批復
1、批復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下級機關遇有本單位無權、無力、無法解決的事項需要向上級機關請示時,上級機關就使用“批復”這一文種答復請示事項。批復的內容主要是對請示事項明確表態,或同意,或不同意,或部分同意,有時還對請示事項作出修正、補充。
2、批復同復函是有區別的。第一,行文方向有所不同;第二,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3、批復的結構通常包括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幾個部分。
(1)標題。批復的標題有多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批復事項、行文對象和文種構成;比如:民政部關于甘肅省撤銷敦煌縣設立敦煌市的批復。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比如:國務院關于決定加入《專利合作條約》的批復。第三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比如:關于酒泉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方案的批復。第四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加原件標題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批復的主送機關是指與批復相對應的請示發文機關。授權性的批復,主送機關應當是被授權發布施行行政法規和規章的下級機關。
(3)正文。正文是批復的主體,其內容比較具體單一,層次構成相對固定。其中除授權性批復與一般批復的寫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批復的結構一般由開頭、主體和結語三部分組成。開頭。通過引敘來文以說明批復緣由。首先點明批復的下級機關并寫明來文日期、標題和文號,以交代批復的根據。主體。主要說明批復事項。應當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和實際情況,針對“請示”的內容給予明確肯定(或否定)的答復或具體的指示,一般不進行議論。也有的批復,在批復事項后面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進一步強調批復的主旨。
(3)結語。一般用“此復”“特此批復”等習慣用語。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內容。署名寫上批復機關單位名稱,并加蓋公章;成文時間寫明年、月、日。
4、批復的注意事項 第一,要態度鮮明;第二,要全面周詳;第三,要迅速及時。
(三)報告
報告是下級向上級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或建議、答復詢問的陳述性上行公文。
“報告”是陳述性文體。寫作時要以真實材料為主要內容,以概括敘述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報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種,撰寫“報告”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上級掌握本單位的情況,了解本單位的工作狀況及要求,使上級領導能及時給予支持,為上級機關處理問題,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決策提供依據。“下情上達”是制發報告的目的。所以報告的內容要求以擺事實為主,要客觀的反映具體情況,不要過多的采用議論和說明,表達方式以概括為主,語氣要委婉、謙和、不宜用指令性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