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申報材料
三、強化基礎意識,軟件和硬件一起抓
基層是預備役部隊戰斗力建設的基礎,是全面建設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軟硬”兼治,努力打造過硬的戰斗力生成平臺。一是著力抓好基層政治建設。參照《政治工作條例》,規范了基層黨組織的組成、權限、任務和日常工作,較好地發揮了黨組織在基層建設中的把關定向、組織領導、模范帶頭作用。幾年來,先后有2個預建營黨委和6個預建黨支部被上級評為先進。為了落實基層思想政治教育,我們充分利用駐地資源,結合召開職代會、廠慶、集中訓練等時機,廣泛開展國防教育、職能教育和時事政策教育,穩定了官兵思想。57高炮營在教導員尉力的組織領導下,開展“國防教育進社區”的做法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中央電視臺以“國防教育涌春潮”為題進行了報道。同時,我們結合完成重點任務,積極開展經常性思想教育。“龍預-0408”演習,機動距離遠、動用人員及武器裝備多、官兵心理壓力大,我們及時組織開展立功創模和各種挑應戰競賽,使參演官兵始終保持了高昂的士氣。我們還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大力加強基層干部骨干隊伍建設,采取集中培訓、崗位輪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干部骨干的軍政素質。二是高標準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強化“精編出精兵”的理念,堅持“三便于、三優先”的原則,根據高炮分隊專業要求,采取全方位布局、大范圍擴編、小兵種抽編等不同方法實施分類編組,加大了專業技術人才、軍地兼容人才的編配比例,提高了兵員質量,“三率”分別達到51、87和91.5。三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創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團黨委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編兵單位的領導和支持,帶領基層官兵發揚艱苦創業精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協調經費600多萬元,完善了訓練基地、車炮庫、榮譽室。去年底,在團第一政委不在位的情況下,市委副書記李承蘭同志,統籌兼顧駐佳木斯兩個預備役團的工作,積極為團隊排憂解難。今年年初,佳木斯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團第一政委馬國鈞同志上任后,先后5次帶領有關人員到團現場辦公。經李書記和馬部長的大力協調,確定了食堂新建、國防教育基地拓展、軍交道路維修等10項建設工程,改善了基層分隊基地化訓練條件。在營連部建設上,我們按照有利于戰備訓練,有利于開展活動的原則,狠抓軟硬件建設。全團17個營(連)部全部達到了“十有”標準。雙37高炮一營預任教導員沙波同志,主動協調區委、區政府和編兵單位出資10多萬元,重新粉刷了營連部,噴繪了圖板,購買了辦公桌椅和資料盒,完成了一個連的冬季物資儲備任務。
四、強化中心意識,突出重點帶動全面
抓住主要矛盾,在涉及長遠、牽動全局、事關發展的重點工作上實現突破,是推進基層建設水平整體提高的科學方法。幾年來,我們緊緊抓住軍事訓練這個中心,狠抓戰備、管理和參建工作的落實,促進了基層戰斗力的提升。一是加強戰備訓練。按照總參《預備役部隊正規化建設檢查驗收標準》,指導基層營連制定了“應急應戰”行動方案和保障計劃,完善了營(連)部戰備物資儲備庫,落實了軍需給養器材、個人隨行生活物資、土木工具等戰備物資。在今年師組織的團首長機關考核中,裝備和人員出動率達到了100。同時,依據《預備役部隊訓練大綱》,采取在崗自訓、巡回分訓、基地輪訓、到編兵單位駐訓、復雜專業統訓和掛鉤帶訓的方法,定期選送預任干部骨干到69師高炮團進行小兵種專業訓練,到第一巡邏艇大隊參觀見學,促進了訓練任務的完成。組織“多器多法空中遮障”成果展示,受到省軍區首長的好評。組織團規模的快速動員集結、營規模的轉服現役、連規模的實彈射擊,探索了預備役部隊成建制動員集結的新路子。《中國國防報》、《前進報》進行了報道。參加省軍區“龍預-0408演習”,雙37高炮一營二連實彈考核取得了第一名,被省軍區樹為“實彈射擊標兵連”,榮立集體三等功。二是強化基層正規化管理。針對預備役官兵寓軍于民、高度分散的特點,建立完善了請示報告、走訪聯系、定期活動等制度,堅持黨管與行管相結合、平時與集中相結合、現役與預任相結合、軍隊與地方相結合,及時掌握官兵的動態,并把軍地管理工作“雙向考評反饋卡”轉送編兵單位。在集中訓練、點驗拉動和成建制參加軍事活動期間,認真落實條令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保持了正規秩序。幾年來,先后多次成建制參加訓練或各類活動,始終保持了安全穩定。三是積極開展“參建振興”活動。佳木斯市是全國“雙擁”工作模范城,有著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幾年來,我們堅持自建和參建兩手抓,戰斗力和生產力一起出,收到了良好的軍事效益和社會效益。雙37高炮1營2連與編兵單位伏隆村開展“雙促雙提”活動,連隊和村黨支部分別被上級評為先進黨支部,伏隆村由過去全縣聞名的“落后村”一躍成為“全國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人均年收入也由原來的不足500元達到了現在的2130元。XX年,三江地區天氣大旱,湯原縣伏勝抽水站無法供水。我們接到抗旱任務后,雙37高炮營快速動員預任官兵300多名,與駐地群眾一起打水井22眼。57高炮營抽調20人組成人工降雨小分隊,與市氣象局密切配合,成功降雨3次,使萬余畝農田的旱情得到緩解。同時,我們還組織基層官兵積極參加駐地植樹造林、維護社會治安、扶貧幫困、救災搶險等活動,號召廣大官兵立足崗位做貢獻,組織基層單位組建“預備役號”、開展“國防教育進社區”等活動的經驗,多次被上級機關和地方雙擁部門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