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節 技術試驗及其方法
試驗報告的文字應力求簡明扼要。試驗記錄必須是完整和真實的。記錄內容包括試驗的全過程,當試驗想象反常時,應做出明顯標記,作詳細的記錄。
技術試驗報告記錄稿
班級: 組序: 組員: 記錄:
試驗名稱:
試驗目的:
試驗準備:
試驗過程:
試驗總結:
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
班級_____姓名_____
課 堂 評 價
1、同桌評價
課堂行為
認真() 一般()
視野開闊
好()沒感覺()
對老師的問題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是()否()
2、自我評價
增加新知識
是();否()
上課思維活躍
是();否()
有自己的感想、態度與價值觀及體驗
有();沒感覺()
自我總評
較好();
一般()
3、課堂評價
本節課的內容
本節課的方式
對任課老師的總體評價
案例分析:紙張的結構造型與強度的關系的試驗報告 p41
技術試驗完成后,我們要分析和總結試驗結論,撰寫技術試驗報告,技術試驗報告是技術試驗工作完成后應當形成的成果,試驗報告的文字應力求簡明扼要。技術試驗報告的格式不是惟一的,不同的技術試驗內容或方法可以形成不同的試驗報告。
4.技術試驗在設計中的作用
以臺燈的設計為例講解技術試驗是技術設計活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技術活動中,技術試驗是必不可少的。
作業:
p042
降水量的定義:降落在地面上未經蒸發、滲透和流失的液態降水或固態降水的積水量,以積水深度表示,單位為mm。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單位面積上水深1毫米。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 ?我們知道,每畝地面積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畝地里增加了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這樣,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畝地澆了約650公斤水。
影響測量誤差的因素:造成降水量觀測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雨水濺失、蒸發損失和風的影響。
各類雨的降水量標準:
小雨 : 24小時降水量小于10.0
12小時降水 量 小于5.0
中雨: 24小時降水量 10.0-24.9
12小時降水量 5.0-14.9
大雨: 24小時降水量 25.0-49.9
12小時降水量 15.0-29.9
暴雨: 24小時降水量 50.0-99.9
12小時降水量 30.0-69.9
大暴雨: 24小時降水量 100.0-249.0
12小時降水量 70.0-139.9
特大暴雨 24小時降水量 250.0以上
12小時降水量 140.0以上
有了上面一些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設計一個實驗報告了。根據教材,其基本內容可否包括如下幾點:
一、試驗名稱
二、試驗目的
三、試驗設備簡介
四、試驗記錄(表格)
時間 雨量 記錄人 氣象臺數據 雨量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