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武大蘭天風談攻辯
說到操作強硬,肖涵在xx年時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即使是如此登峰造極的水平,也未必就勝過劉宇凡;說到四辯稿,劉宇凡樸實近人的風格,看上去雖然不夠華麗,效果絕對是毋庸置疑的。于是這也會讓大家聯想到一些問題:沒有劉宇凡的信管會怎樣?李小宇的成就又會有多高?xx年金秋中,李小宇在十六強和半決賽中的兩篇反駁稿,已經成為反駁選手的參考寶典,“邏輯上不成立,現實中不必然,價值上更不可取”這樣的收關語,已經在各種比賽中出現過無數次。然而信管真正所遭遇的兩場硬戰,八強遇文院和決賽遇法院,都是在劉宇凡的出色發揮之下,才讓信管化險為夷創關成功。從比賽過程來看,劉宇凡恰好都是在攻辯環節中發威的,在對陣法院的比賽之中,他答攻辯的時候用的都是很簡單的道理,比如“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謬誤,難道我們會因此否定真理的存在嗎?”對方劉智連的攻辯問題本來是圍繞麻將展開的,她估計怎么樣也沒想到,這么一個市井的素材,能讓劉宇凡上到如此之高的層次。這場決賽確實很乏味,因為雙方都沒給對方留下什么破綻,出現過的幾次掌聲全部是給劉宇凡,也就是在他答攻辯的時候。這場比賽的勝利,金秋賽場上的成功衛冕,不但為劉宇凡的辯論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也象征著他在辯論中登上頂峰的時刻,這樣一場謝幕的演出,足以讓每個人都為之贊嘆不已,羨慕甚至是嫉妒。
講到李小宇,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幽默感,能夠輕松讓人笑到抽筋,心想天津到底是個出笑星的地方,這和他在賽場上的強硬形象真是鮮明對比。作為人氣型辯手,他的事跡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我在這里講件他不太常做的事情,就是點評。點評這項工作,其實是非常考驗辯手的,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上臺肯定是得被噓的。想想看,往往都是成名辯手或者骨灰辯手才有點評的資格,上臺后如果講不出什么特別的思考或者解題理論,這肯定就是砸牌子的結果。李小宇平時很少去看別院的新生賽決賽,我只在今年校隊的幾次練習賽中見過他的點評,按說信管的辯手都是以操作見長,可李小宇的點評從來都是圍繞理論層面展開,最后成功上升到價值層面,而且他的點評總能帶給人新的思考角度,能達到這種境界的辯手,03級以及后來幾屆,絕對不超過三個人,這樣的成就已經足以使他和前輩辯手相執肩。
今日盤點:信管
講完兩個王牌人物的故事,再就要來講講他們所處的王朝時代。連續三年殺入決賽,加上成功衛冕的經歷,這個王朝的建立可謂是實質名歸。上個王朝時代是由人文在98-xx年間創造的,不過當時武大還沒有實現四校合并,此后參賽隊伍的數量迅速擴大,競爭的多樣性和比賽的復雜性都比以往有很大提高。最為重要的是,四校合并前的武大,在辯論中還處于探索和開創期,比賽的勝利主要依靠是辯手的天賦。隨著辯論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手法不斷被完善,越來越多的隊伍開始掌握辯論賽的勝負之道,也從很大程度上擺脫辯手個人因素對于整體實力的影響。因此,即使后來的辯手再也不及前輩們天馬行空般的才華,但是武大的辯論水平卻有著全面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梯級隊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再想要獲得金秋的冠軍進而衛冕,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更何況大家也都公認,03級的整體實力在近些年來確實是最強的,而信管的王朝時代正好是在03級辯手的黃金時期鑄造而成,這其中的艱難和意義就更值得為后來人所肯定。所以我才認為,法院即使衛冕成功,甚至實現三連冠直至n連冠的成績,也未必就能算是個王朝,因為大家從今年新生賽中也能看出,法院的新生雖然素質是還不錯,但別的院卻都很成問題,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多拿幾次冠軍也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信管的培養模式是很有意思的,在日常的訓練方面他們與法院基本相同,但是在比賽上信管明顯比法院敢于冒險,具體表現在連續三年的金秋半決賽上,信管都會派出與之前八強戰有很大不同的陣容。xx年的時候李小宇閃亮登場,要知道當時他只是個新生,我估計在人手充足的前提之下,沒有哪個院敢這樣做;xx年的時候隊長主將王凌沒有登場,未來的隊長徐晏頂替她的位置;xx年的時候用李思和王玉玨換下徐晏和陳思思,將輪換制進行到底。讓每個有實力的隊員都能感受金秋,這是信管非常值得被稱贊的決策,也是信管作為王者的實力體現。王者這個詞并不常單獨出現,往往看到的都是“王者風范”“王者之風”,這也就很好地說明,成績只是背景,實力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整體所表現出來的氣質,這種氣質和感覺究竟是怎樣的,就請大家慢慢來體會和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