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環境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第一,實現四個轉變,繼續深化和環境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一是從重環境管理業務建設、輕環境管理信息化向環境管理業務建設與環境管理業務信息化建設并重轉變。在這樣一個先進的監測體系和完備的執法體系的同時,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支撐體系;二是從環境管理業務與環境信息化脫節分離向環境管理業務和環境信息化有機融合轉變,加快實現環境管理業務信息化;三是從各業務板塊支撐體系向整體推進和業務協同轉變,在統一規劃的原則下,更好地兼顧和統籌環境管理核心業務信息化建設;四是從數據重復采集不能共享向環境信息一數一源、一源多用、數據共享轉移,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強化三種能力,進一步提高推進環境信息化的水平。一是強化統籌規劃的能力,即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突出重點又兼顧全局,確保環境信息化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使信息化建設有序推進;二是強化基礎能力建設,完善網絡設施,擴大網絡覆蓋的范圍,提高信息化的傳輸能力,豐富采集內容,增強采集的實效,提高系統利用效果,滿足環境管理業務應用的信息需要和需求;三是強化資源開發利用的能力,建設環境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互通平臺,形成統一管理、分布儲存、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工作布局。
第三,完善三個體系,不斷健全環境信息化服務的保障機制。一是完善業務應用信息體系,實施環境管理業務信息化工程,促進信息化與環境管理核心業務的融合,推進各業務應用板塊的優化和協同,提高環境管理的效率;二是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加強標準規范的先導和基礎作用、基礎地位,將環境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納入環保科技標準體系,按急用先行、全面推進的原則,盡快建立健全;三是完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研究建立有效的環境信息安全等級保障制度,積極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建設網絡信任體系,制定環境信息安全應急處置預案。
第四,抓好一個重點工程,夯實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國家環境信息的統計能力建設項目是環境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大的基礎工程,將為國家、省、市、縣四級環保部門的信息化基礎網絡和部門應用系統服務,不僅是完成污染減排目標的重要基礎,也是今后信息化整體推進的重要支撐。在環境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項目的實施是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突破口,將對環境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產生重要的影響,各級環保部門要切實加強與項目實施的領導,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資金到位、措施到位、監管到位,注重廉潔自律,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如期完成。
三、切實加強環境信息建設的組織領導和保障工作。
環境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各級環保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保障措施,扎實加以推進。
(一)加強組織保障,環境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各級環保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和業務司局的主要負責同志都要高度重視,環境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與信息化建設的領導和指導,加大組織協調的力度,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堅持統一規劃、統一規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原則,完善管理機制。環境信息化工作由環境信息化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辦公廳統一協調,業務部門提供需求,信息中心具體實施。貫徹這個會議,一項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對現有的這些基礎設施、這些系統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成本,節約開支,反對鋪張浪費,使國家有效的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健全運行機制,建立信息維護分析負責制,明確各業務部門的職責,保證環境與信息的統一管理;三是完善信息共享交換的機制,在統一共享管理的模式下,建立合理的環境信息內容,外部信息資源共享的交換機制,保障環境信息的共有和利用。同時,在不影響泄密的條件下,大部分環境信息都要公開,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提供給各有關部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