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提高時間管理能力途徑分析
1.要點一:設立明確的目標
明確目標是進行時間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時間管理的起點是設立適合的量化目標。只有量化,才可測定;可測定,才能積累。量化的目標才能對成功有益。量化與否是目標與空想的分水線。當工作有了明確的目標,并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清楚自己的行進速度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為的效率就會加強。
2.要點二:進行工作整理,確定工作順序
工作整理,就是對每天所要做的工作進行一次徹底的梳理,區分出哪些工作是自己必須做的,哪些工作是自己不能做的。經過工作整理,對那些需要自己做的工作進行分析,確定順序。確定工作的順序時從兩個重要指標出發,即事情的緊急性、事情的重要性。采用簡單實用的時間管理abc法則。具體方法
先把要做的事列一張清單,把目前和將來的任務列成表格,然后將它們分為三種類型:
a型:重要且緊急的任務。
b型:重要或緊急。
c型:即不重要也不緊急的日常任務。
主要原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a類工作;其次是b類,這樣有主次,有先后的逐步展開;對于c類工作,一般屬于一些雜務小事,這些事情可在有時間的時候再做,也可以適當授權讓人代辦。
根據時間管理的80/20法則來進行時間的分配。80/20法則的大意是:一切事物都是由至關重要的20%和平常的80%組成的。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20%即能控制全局。這個法則可以避免將時間花在瑣碎的多數問題上,應該將時間花在重要的少數問題上,因為掌握了這些重要的少數問題,你只花20%的時間,即可取得80%的成效,使管理工作做到科學有序。
3.要點三:制定計劃
每日的計劃可以提高工作的有序性,并給自己規定最后時限,便于自我約束。每位管理人員應該掌握自己的生活規律,把精力最充沛的時間集中起來,專心去處理最費精力、最重要的工作。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可行的、適合自己的待辦事情計劃表。
4.要點四:克服拖延,立即行動
許多人對待厭煩的事情、一成不變的事情以及一些比較困難的工作,常常采用拖延的戰術。但是,簡單的事情拖延不做,會變成難做的事情;難做的事情拖延不做,會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克服拖延的方法:一是反思并克服自己浪費時間的壞習慣。二是把一件繁瑣的工作分成幾個部分來做,化繁為簡。三是改變思維方式,立即行動起來。
四、提高管理人員時間管理能力的建議
1.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正確的時間觀念是提高時間管理能力的前提。時間的種種隱喻,諸如“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生命”,都反映了人們對待時間的態度和價值觀念。時間管理專家指出:時間是與生俱來的,它像空氣一樣支持人們的生活,又像手一樣具有多種不同的用途。因此,不應對時間抱任何成見,而要把時間看成是中性資源。這樣有助于把握“現在”,而不是迷失于“過去”或“未來”。世界上的所有成就都是“現在”所創造的,因此,應該“記取過去”、“把握現在”、“放眼未來”。
2.按照時間管理三步曲管理時間
記錄時間→分析時間→安排時間。
記錄時間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步。時間管理的初期,需要盡可能真實、詳細地記錄時間的使用情況。實踐表明,很多人對于時間的使用,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
分析時間,根據記錄,分析哪些時間被浪費掉。記錄足夠詳盡的話,時間分析就將變的輕松容易。分析后會感到,浪費的時間往往是驚人的。
安排時間,根據分析,找出了不合理的時間使用,重新規劃時間。
3.借鑒時間管理四個要點來管理自己的時間
把握住時間管理這四個要點,并形成時間管理的習慣,可以使時間管理更加有效,又可使自己始終保持較好的“競技狀態”,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