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稅務局稅收的發展工作方案
“*”時期,*地稅系統整體工作要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達到稅收征管全面到位,稅源監控嚴密細致,稅收執法規范嚴格,納稅服務優質高效,信息技術應用廣泛,干部隊伍充滿活力,行政后勤保障有力,管理方式科學先進的格局。
(四)“*”時期*地稅應遵循的發展原則
1.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原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稅收工作,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稅收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稅收工作的各個環節。堅持以人為本,走人才興稅的觀念,努力營造稅收人才工作創業的環境。
2.堅持依法治稅的原則。依法治稅是稅收工作的靈魂。只有堅持依法治稅,才能有效發揮地方稅收的職能,才能確保地稅事業持續穩定發展。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依法治稅不動搖。嚴格遵循“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處理好組織收入與稅收優惠、稅收法治和扶持經濟的關系。堅持“內外并舉、以內促進外”的治稅方針,將所有行政管理、稅收執法行為納入法制軌道,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促進地稅機關秉公執法與納稅人誠實守法的有機統一。
3.堅持地稅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原則。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和調節分配的作用,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服務。要注重和加強與當地黨政和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配合,主動為經濟發展服務,積極為當地黨政獻計獻策,要贏得當地黨政部門對地稅工作的理解、重視和支持,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有效推動地稅事業的快速發展。
三、“*”時期*地稅發展的主要措施
。ㄒ唬┐罅M織稅收收入
1.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做大地稅收入“蛋糕”。稅收的重要職能是組織稅收收入和調節經濟的發展。因此,*地方稅收要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經濟發展戰備部署,自覺地把地稅工作融入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努力把握好地方稅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充分發揮好地稅職能作用,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始終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通過依法征管,促進了*地稅收入質量的同步提高。
2.創新稅源監控手段,提高稅收監控能力。創新稅收和稅源監控體系,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狠抓重點稅源,控制固定稅源,挖掘潛在稅源,抓住機遇稅源,研究前瞻稅源,建立和涵養梯級稅源體系。要加強稅收分析檔案數據的分析運用,把握稅收工作規律。要加強對影響稅收的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征管因素的分析,更加準確地反映相關因素對稅收收入的影響程度。要提高分析預測的質量,把握經濟稅收相關因素的變動規律,準確預測*地稅收入的發展變化趨勢。
3.建立收入質量管理機制,保障收入的質量。提高稅收計劃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積極探索建立收入計劃和征管質量雙重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收入任務分配機制,落實組織收入工作責任制。加強對緩稅、欠稅、減免稅的核算管理;要完善稅款征收繳庫辦法,嚴格執行與國庫的對賬制度和會統核算制度,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實效性;要嚴格執行票證管理制度,注重抓好稅款征收環節的票款管理,落實票款分離措施,保證稅收票款安全。
。ǘ┓e極推進地方稅制建設
“*”時期,要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地方稅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稅制要素,優化稅制結構,建立更加公平、科學、法制化的稅制體系。
1.*是少數民族地區、位處祖國大西南,兼有民族地區和西部地區雙重身份,屬于欠發達地區。因此,必須結合*的實際情況,要加強現行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稅收優惠政策及征管措施存在問題的調研,探索設置一些自治地方稅種的可能。
2.積極調研和配合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稅制改革舉措。密切關注改革動向,深入分析稅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對*經濟社會及地稅工作影響,做好相關測算工作,研究應對措施。
3.完善地方稅管理。適當擴大資源稅征稅范圍,改革計征辦法。實施城鎮建設稅費改革。對各類企業和個人實行統一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地產稅、車船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制度。加強和改進印花稅管理制度,規范征稅方式。
4.加強和完善工會費、殘疾人保障金代征工作,認真總結經驗和規律,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開展社會保險費的代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