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稅務局稅收的發展工作方案
5.規范涉農稅收征管,大力促進新農村建設。認真落實各項稅收政策,鞏固和發展農村稅費改革成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減負增收。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稅
“*”時期,要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堅持把依法治稅作為稅收工作的靈魂貫穿始終。
1.深入學習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要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積極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稅務機關行政行為,努力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地稅機關。
2.規范稅收執法行為。認真執行稅收實體法和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切實規范稅收執法行為,正確履行職責。規范稅務案件審理和稅務行政復議與應訴工作,切實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3.全面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深入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嚴格規范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認真貫徹行政復議法律法規和稅務行政復議規則。配合檢察機關做好預防稅務人員職務犯罪工作。
4.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堅決打擊各種涉稅違法行為。要充分發揮稽查的職能作用,嚴厲打擊偷、逃、騙稅行為。深入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和專項整治,嚴格實行重大案件曝光制、重大案件集體審理制度。建立健全地稅、公安機關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的長效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研究完善稅收司法保障體系。
5.加強稅收法制宣傳教育。一是要加大日常稅法宣傳咨詢力度,不斷增強全社會的稅收法制觀念;二是加大稅法公告制度的執行力度,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宣傳稅法,及時將稅收法規和政策告知納稅人;三是加強依法誠信納稅宣傳,搞好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四是認真開展每年一度的稅收宣傳月活動;五是充分發揮地稅網站的宣傳、咨詢、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四)全面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時期,要大力加強稅收征管,大力推進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1.進一步加強納稅人戶籍管理,強化稅源監控。認真實施稅務登記管理辦法,切實加強與國稅、工商等部門的聯系,做好稅務登記管理工作。加強對納稅人戶籍信息的動態管理。建立分稅種稅源監控和分稅種戶籍管理制度。建立新增稅源大戶和現有納稅大戶情況報告制度和重點行業稅源定期分析監控制度。
2.全面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制定稅收管理員基本制度和相關配套措施。要明確稅收管理員的崗位職責、權限,操作規范,細化管理目標,量化工作任務,促進稅收管理員提高工作質量。
3.穩步推進納稅評估工作。進一步完善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制定納稅評估操作規程,穩步推進納稅評估工作。完善各稅種的評估指標體系,逐步建立依托信息化手段的納稅評估預警系統。
4.推廣應用稅控器具。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監控稅源,力爭“*”期間,在服務業、娛樂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中推廣應用稅控收款機。加強發票管理工作,加強發票印制、保管、使用的管理,研究和探索擴大發票的使用范圍,積極推行發票有獎活動,建立健全發票查詢系統,強化安全管理,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活動。
5.加強辦稅服務廳服務建設工作。進一步規范辦稅服務廳功能,建立健全辦稅服務廳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辦稅服務廳的服務措施,提高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為納稅人提供多方位的服務內容,切實提高辦稅服務廳在納稅服務工作中的作用。
6.推行多種申報和繳款方式。積極推廣郵寄申報、電話申報、網上申報等多種申報方式。按照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則,推廣使用支票、銀行卡、電子結算等方式繳納稅款。
7.規范稅收征管業務流程。確定稅收征管各項業務的崗位職責,科學設置稅收征管質量考核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計算機對稅收征管質量進行考核評價。進一步明確征收、管理、稽查等環節的職責分工。
8.改進地方稅收的征收管理。開展地方稅稅源登記調查工作。建立健全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地方稅種的稅源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對稅源數據的分析比對。完善和規范資源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地方稅的管理辦法。進一步做好地方稅的代征代扣代繳工作。
9.加強所得稅的管理。按照核實稅基、完善匯繳、強化評估、分類管理的總體要求,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加快建立個人收入檔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繳明細賬制度、納稅人與代扣代繳人向稅務機關雙向申報制度、與社會各部門配合的協稅制度,強化個人所得稅管理。
10.不斷改進和優化納稅服務。進一步完善納稅服務制度,規范納稅服務的內容、方式和方法,提高納稅服務水平。推行涉稅事項“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清理簡并報表資料,減輕納稅人負擔。合理簡化辦稅環節,提高辦稅效率。完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征稅信用、納稅信用相結合的稅收信用體系。加強稅務網站管理,規范12366熱線服務。落實文明辦稅“八公開”,推行“陽光作業”,杜絕“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