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力和心思集中到抓落實上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抓落實,是各項決策、政策得以貫徹實施的前提條件。落實是制定一切規劃、計劃、方案、意見的最終目的,是推動各項工作的關鍵環節。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作出決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貫徹實施”,“如果不能落實,再好的決議政策,也是一紙空文”。聯系*發展的實際,可以看出,我們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與抓落實密切相關。不管是在增加財政收入方面,還是在招商引資和積極向上爭取省、市對我區的支持方面;不管是在積極配合做好西區開發、舊城改造、元立集團征地等市里重點項目的政策處理工作方面,還是在清理積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方面;不管是在推進社區建設方面,還是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方面,無不體現抓落實的成效。實踐證明,落實是決策的歸宿,落實出效益,落實出生產力,落實是確保各項決策、政策得以貫徹實施的前提。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務必把抓落實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關鍵,勤奮敬業地工作,腳踏實地地做事,以實干聚民心,以實效促發展,努力爭取今年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二、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抓落實不僅是一個認識的問題,還有一個方式方法的問題。不抓落實干不好工作,不懂得抓落實的方法和藝術同樣干不好工作。在抓落實的過程中,必須用系統的觀點、創新的思路、科學的方法和務實的作風,來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一)必須以科學的理念抓落實。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好的精神狀態和新的發展理念,抓落實就是一句空話。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來抓落實。要把協調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著力推進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的同步提升和穩步發展,城市和農村互促共進的一體化發展,各地之間攜手聯動的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統一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發展基礎上的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一方面要強調經濟建設為中心,另一方面,不僅要關注經濟的指標,而且也要關注社會、人文和環境的指標;不僅要加大對經濟增長的投入,而且要加大對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投入;不僅要提高經濟發展的水平,而且要提高經濟與社會、城市與鄉村、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水平。其次,要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來抓落實。觀念更新天地寬,觀念新了抓落實的思路也就寬了。在抓落實中,要確立起開放、公平、競爭、創新、民主、法制、誠信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采用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理念來抓好落實。再次,要注重科學抓落實的能力建設。現在一些工作落實起來難,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落實者缺乏科學抓落實的能力,影響了抓落實的成效。提高科學抓落實的能力,就是要在干部當中倡導學習之風,鼓勵干部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上級的指示精神,學習與本職業務相關的知識,用科學的領導方法和管理理念來抓落實,使廣大干部真正具有服務群眾的過硬本領,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科學抓落實提供素質和能力的保證。
(二)必須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抓落實。改革創新,就是要善于把上級的各項方針政策,同本地本部門的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在結合中出思路、在創新中出特色、在落實中出實績。當前,改革正進入不斷推進的攻堅階段,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許多錯綜復雜的問題和深層次的矛盾交織在一起,需要我們去解決、去處理,我們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努力尋求改革的新突破、發展的新動力。抓落實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要注重實踐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努力在實踐中使我們的認識和工作符合不斷發展的客觀實際。近年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很多單位和部門,認真領會上級指示精神,善于把“上情”與“下情”結合起來,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抓落實,創造出了許多好的工作方法和經驗,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如成立社區辦、創建農民俱樂部、發展園區經濟、公共設施建設進行市場化運作等都是創新。總結這些好的工作經驗,無一例外是我們工作的積極主動性與具體工作實際相結合的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堅持和發揚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