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主持詞
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歡迎各位來到首屆校長論壇第五講的現場。首先讓我介紹一下出席本講論壇的各位專家和嘉賓:
先介紹出席本次論壇的三位點評專家,他們分別是:
xx市教育局辦公室副主任吳先生;
xx市名教師、xx中學四大才子之一黃先生;
xx市名校長、江南實驗學校校長陳先生。
接著,再來介紹今天邀請到兩位特邀嘉賓,他們分別是:
xx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趙先生;
xx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兼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先生。
參加本次論壇的還有:來自市區、等全市各地的公辦民辦普通高中的校長代表、教師代表和家長代表,還有熱心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人士,葉工作室有關學員,還有教育方桌教育雜志、xx教師雜志采編群的朋友們。
歡迎并感謝各位朋友的到來。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踐行自主發展的學校教育”。圍繞這個主題,我們今天下午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請主講人xx中學葉校長介紹辦學思想,時間是40分鐘。
第二個環節是專家點評,每位專家點評的時間是5到7分鐘。
第三個環節是自由提問環節,由與會者與主講人、點評專家進行互動交流,時間是40分鐘。
第四個環節是請特邀嘉賓xx市教育局趙書記做總結講話。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xx中學——她培養了破譯人類基因密碼的楊煥明,在可與“阿波羅計劃”相媲美的偉大工程中留下了自己學生的名字。近年來,她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化化教學質量評價,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踐行自主發展的學校教育,步入了追求學校內涵發展的快車道。這就是xx中學。
接著,我再隆重介紹今天論壇的主角,主講人——葉先生。xx中學校長、黨委書記;xx市中學歷史教委會副會長、浙江省中學歷史教委會理事、浙江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xx市第十三屆黨代表、xx市第十一、十二屆人大代表。
他曾榮獲xx市優秀教師、xx市新聞獎教金優秀校長獎、xx市名校長、xx市名校長、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工作者等獎勵和榮譽。他還出版過《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方法教程》、《初為校長的探索》、《一起走過的歲月》、《踐行自主發展的學校教育》等專著,主編《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指導手冊》等教材,并在各類刊物發表十多篇歷史教學、教育管理類論文。
下面,我們有請葉校長。
葉: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講的主題是“踐行自主發展的學校教育”。教育的觀念歸根結底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培養什么樣的人,二是如何培養人。今天中心的一句話就是培養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學校就是要培養一個具有豐富生命力的人;如何培養人,就是通過一種踐行自主發展的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第一,學校的辦學傳統。
從1939年創校以來,我們學校一直是注重貫徹秉承自主辦學的理念,一直注重師生的自主發展,培養師生的自主發展意識,而且一直非常重視學生興趣小組的建設和社會實踐。從校友這個層面看,世界xx人的評選兩季一共有20個人,樂中的校友有4位,一位是新疆德匯集團的錢金耐,他現在是全國道德模范,一把大火燒了,他承擔了這個責任。一位是通領集團的陳武勝先生,搞電器的,跟美國打官司,富有大量的勇氣,最后贏得了這場官司。一位是張仁壽先生,是浙江工商大學的校長,用《模式》這本書,始終關心家鄉的經濟發展。一位是楊煥民,人家評價他不僅在1%基因這塊躋身于世界,最重要他是民營的經濟方式,在世界各地已經建立了一百多個基因的組織。從他們身上有一種集體的特征,就是具有責任、勇氣、創造的特質,一方面他們自我實現,另一方面服務于社會,又承擔了責任。所以從畢業的校友身上,也看出樂中一直培養集體性格、特性的縮影。
第二,或者說一種特性。
xx人的特性可以用幾個字來歸納,懷抱夢想,這個夢想就是永遠信仰美好人生,就是要追求美好生活。然后永不言棄,所以我給了幾個字——草根、自主、勇于嘗試,現在又提出所謂的“四千”精神,這種“四千”精神就是向往美好生活、自主創造的精神。所以培養人要基于這個區域人的特性。
第三,現實和時代的需要。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里指出,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意義。所以在高中階段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就是要注重學生共同基礎上有個性發展,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現實中學校是千校一律,很多教師是被發展,這個現象大量存在。學生沒有很好的生涯規劃,也沒有積極主動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想,一個人從兩個緯度來發展,一是要培養合格甚至優秀的公民,二是自我個性的發展。在現實中作為一個公民,只講學歷不講責任和義務,這種現象比比皆是。作為一個自我,很多人都是淹沒在我們之中,或者只是一個淺層的我,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培養創新人才是時代的重要目的,學校教育要努力探索并建構一個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性和主動性的開放的學習環境。沒有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積極選擇,潛能既不可呈現,也不可能得到發展。創新是一種高度主動和積極的狀態與行為,也只能在高機會、高參與、高互動、高思辨的教育環境和培養模式中才能形成。所以搞自主發展教育,就是基于這么三點思考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