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主持詞
很遺憾今天講座的時間很短,沒有很全面細致了解xx中學葉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思想,希望以后有機會多接觸。
主持人:謝謝主任,主任剛才點評的中心思想是,踐行自主發展的學校教育,方向是對的,只要方向對了,一切在于堅持。主任原來是xx中學的副校長,長期在xx中學工作,所以對普高特別是省一級重點中學的有關事情非常清楚,所以點評很到位。另外,也說明我們主辦方——xx市教育局和xx晚報,對我們點評嘉賓的觀點是包容的開放的,對點評嘉賓人選的選擇也是有針對性的有真知灼見的,選得很好。
下面,我們再來聽聽xx市首屆名校長、江南實驗學校校長陳先生的觀點。
陳校長年輕有為,可以說有勇有謀,他是一個敢于在臺風季節從這條船跳到那條船上的人。因為這些年來,我感覺他一直在跳。他以前是平陽實驗中學的校長,后來從平陽跳到,在外國語學校。從公辦跳到民辦,然后從跳回市區,在忠義外國語學校當校長,然后又從忠義外國語學校跳到自己辦學,創辦了江南實驗學校,所以他在公辦、民辦,全市各個地方跳來跳去。我們是老朋友、忘年交,我知道他有很多的夢,他經常做的夢就是民辦的自由之夢和教育的自主之夢。下面我們來聽聽陳校長的觀點,有請。
陳:謝謝吳處,真的是我的師兄和老鄉。上個星期志文處長打電話給我,我問這次誰主講,他說是葉校長主講,我說我當不了點評嘉賓。我XX年到外國語學校當第一任校長,臺下有很多的老朋友。我膽子很大的,以前一直在瑞安中學,后來到平陽實驗中學當校長,當時給我兩個選擇,一個是平陽中學當副校長,二是到平陽實驗中學當校長,我就想不當副校長,直接當校長吧。XX年評了名校長以后,感到公辦學校的校長很壓抑,就想換一下感受民辦學校校長的滋味。當時是市教育局領導推薦的,xx辦了一所很大的學校,XX年創辦的時候投資1.8億,我嚇了一跳。創建平陽中學的時候說的是1.2億,真的到位是7000萬不到,我就在想1.8億的民辦學校,該怎么樣回收呀?當時壓力很大。后來得到教育界朋友和領導的大力支持,做了完整的三年校長,XX年招生完成后回到了。從公辦學校到民辦學校再回到龍港自己辦學校,我真的有一個夢想,辦一所自己心目中可以讓每一個孩子幸福、讓每一個教師幸福工作的學校。所以江南實驗學校,真的是用心朝著這個方向做。
剛才聽了葉校長踐行自主發展的學校教育啟發很大,因為我在高中待過、在初中待過、在小學也等過,所以涉及的跨度比較長。7月6號教育局和浙工貿聯合主辦了“教育之問:誰主未來?”今天我看到都市報登出來了,教育局的膽子很大,教育很累、教育很忙、教育很無奈,有三個嘉賓,分別是美籍華人、美國前商務部部長助理黃建南先生,原來北大附中的校長康健教授和北大的袁岳,都是葉校長的校友。康健教授的著作我很關注,這一次的標題就是一句話,“我的教育夢想越來越小”,自己想去做“小土豆”學校。講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中國當下教育封閉式的框架下,不可能出天才和精英,因為天才和精英需要很多的自由時間、很大的自由空間,但是現在中國的教育體制里沒有。袁岳博士有一句話,中國4歲的孩子目光很清澈,到了14歲的時候目光都是呆滯灰暗的,什么原因?不斷的考試。所以我就想,現在做江南實驗學校怎么樣讓每一個孩子能夠看起來更加自然、自在、自信,在這個基礎能夠自尊、自強,我真的想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我概括下午葉校長講的主題詞,就是“自主”兩個字。從字面上來講,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可以作主,深層次來理解就是自由、主動。葉校長下午的闡述里面也是圍繞這個來講的,怎么樣讓孩子更加自由一點、更加主動一點。包括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德育課程等等,關鍵詞就是自由和主動。但是現在中國教育最缺的,也就是黃老師講的,最缺的就是自由、孩子的主動、教師的主動。當了十幾年校長,我覺得這方面真的很欠缺。包括自己學校的老師,民辦學校教師和公辦學校教師有一個最大的不同,自我加壓能力。民辦學校教師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安全感缺失、歸屬感不強,沒有像公辦學校老師一樣,進了xx中學、xx中學這就是我的家、這就是我的集體。民辦學校老師流動性很強,這是現在最困惑的。推出了“1+9”、“1+14”、“1+x”,這個解決不了問題。現在我提供的待遇和公辦學校相比至少可以翻一番,但吸引不了優秀的公辦學校老師,老師們自我感覺到公辦學校拿的到民辦學校,是隨時面臨著困惑和壓力。怎么樣真正讓學校做成自主,無論是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