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主持詞
二、實踐探索
。ㄒ唬┐_立學校培養目標
通過踐行自主發展教育,致力于培養具有豐富生命力的未來社會的創新性人才。創新性人才的培育,在高中僅僅是打一個基礎,所以是未來社會的創新性人才。首先解釋一下什么是人的自主發展,意味著發展不再是外力趨使的結果,而是每一個真實具體的個人,基于人格的獨立和平等,在遵守理性規范,包括道德規范的前提下,依照自己自主自覺的意志而充分展開自己的生命活動,積極能動的發揮自己無窮的創造才能。自主發展是人主體性決定下,人的發展與生命的生成。一個自主發展的人,必定是具有豐富生命力的人,也是一個敢于負責、具有創造性的人。所以自主發展的目標是人和他人的一種統一,是人和社會的一種統一,是人和自然的一種統一,是人與人自身本質上的一種統一。所以從這么一個點上,我們可以把具有豐富生命力的人,具體描述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能自主發現和實現個人的潛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從個性自我充分發展的方面來說的。另一方面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尊重自然、關愛他人、服務社會、造福世界,并且樂在其中。這是表達人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一種統一。
一個能夠自我實現的人,就是具有創造性的人;能夠自我實現的人,也是敢于對自己負責的人;能夠尊重自然、關愛他人、服務社會、造福世界的人,也是對他人、對世界、對自然負責任的人,其實他就是一種優秀的公民。所以簡單的說,學校要致力于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樂于為團隊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敢于挑戰自己、超越現實、正視困難與挫折,做最好的自己的學生。所以我們把學生的特質,簡單從這兩點上歸結為兩個詞,第一就是責任,第二就是創造。因為人,我們成為了中國公民,甚至是世界公民,講究的是權力和義務的統一。因為創造,我們成為了我,在全球化時代富有民族文化和個性魅力的自己。這就是對培養目標的闡述。
自主發展教育,包括學校自主發展、教師自主發展和學生自主發展三個層面。今天主要就學生自主發展層面展開討論。學校提出為每一名學生創造自主發展的無限空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強調主體的選擇性和體驗性,強調教師和學校的專業指導與服務。自主教育的重點內容包括,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是一個規則也就是自主發展建立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包括生涯規劃、可選擇的課程體系、自主體驗式德育、自主實效性課堂、自主性評價、教師專業指導等方面,并在三個年級建構側重點不同,但具有遞減關系的教育活動。高一,自主發展,主動適應;高二,自主發展,不斷超越;高三,自主發展,成就自我。
。ǘ┙⑷愓n程體系
我們圍繞著一個核心的理念,就是育人目標,培養具有豐富生命力的人,也就是具有責任和創造的人。圍繞兩個緯度展開,合格的公民,是通過素質養成課程,包括國家和學校的必修課程;做最好的自己,個性自我的充分發展,是通過學生的個性發展課程來展開,這些課程由國家選修和校本選修課程構成。不管是素質養成課程還是可行發展的課程,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也就是進入xx中學的每一個孩子,都要在培養合格公民和個性的發展方面全覆蓋。對學有余力、特別優秀的學生,我們高端引領,創設了特色創造課程。這個特色創造課程,主要有南懷瑾的學術觀、商業素養課程、專業實驗室、啟航科技創新、研究所、雁蕩山、綜合研究等等課程。這是我們學校三類課程的體系,支撐著我們的育人目標。
第一,科技創新課程,已經形成了科技創新的教育模式,“一課程、二媒體、三學壇、四學院、五活動”五位一體。
一課程,就是以選修課《科技創新》(浙江省首批100門普通高中精品課程)課程為主體,開展科技創新的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媒體,一是紙質媒體《啟航科技周訊》,二是啟航研究所的網絡媒體。
三學壇,一是邀請知名院士主講的“啟航講壇,二是以社會、科技、時事熱點等為主題的“啟航論壇”,三是科技影片為主的“啟航影壇”。
四學院,一是以培養未來科學家為目標的啟航小小科學院,二是以培養未來工程師為目標的啟航小小工程院,三是以未來知名企業家為目標的啟航小小商學院,四是以未來大法官為目標的啟航小小法學院。
五活動,一是中國科學院科研見習活動,一般在五月份開展,這邊的學生在上課,那邊挑選的學生帶著自己的思考和論文,用十多天的時間到中國科學院學習;二是啟航華大基因科研行,我們選派對生命基因這塊感興趣,也有這方面意識和能力的高一、高二學生,進去跟隨科學家一起做三個月的課題;三是啟航知識產權主題活動;四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五是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我們配合全國性的活動,這幾年也培養出一些學生獲得全國的二等獎,保送中國科技大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