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主持詞
(五)切實推行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就是為了促使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包括參與制定評價標準,以實現評價標準的內在化,形成內在的自我評價的尺度。旨在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發展。
第一,讓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參與制定評價的內容和標準。我不具體講。
第二,評價標準的多元化,使不同風格和個性的人都有被認可和賞識的機會。比如說校園之星的內容評價,文明、學習、體育、藝術、社團、生活等等。人的一輩子當中,不應該總是被動的等著人家獎勵你,而是應該自己獎勵自己。每一位進入樂中的學生,在三年的時間里必須至少獲得一項獎勵。校方沒有獎勵的,要學會獎勵自己,所以我們在今年高三畢業典禮上,不是優秀的畢業生走紅地毯上臺,而是那些三年當中覺得自己沒有上過紅地毯,覺得自己非常優秀的孩子,總共有79名孩子,他們自設獎項,自己闡述理由進行申報。像樂觀向上獎、坐在路邊鼓掌獎、堅持不懈獎、人格魅力獎、最佳愛心獎、自我修養獎、獨立獎、低碳獎等等,都是學生自己設立的,然后我們很認同。
第三,評價注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我們始終認為,優于別人并不高貴,優于過去的自己,才是真正的高貴。學校鼓勵學生做更好的自己,無論在過程性評價還是在終結性評價中,都非常注重學生某一方面的進步性表現。在學業方面,這樣做了以后會讓學生減負。其實心理上的負擔最重要的來自于人與人的比較,所以作為學校,在評價觀念上必須要轉變,跟自己比。所以為學生鋪設紅地毯,是學業的獎勵,更多是學業勤奮獎、學業進步獎。它與校園之星的評選一樣,采用他薦和自薦的方式,許多學生通過自薦被評為校園之星和各類學業獎。只要覺得自己好、有勇氣,申報給我們就可以了。這就是我們的紅地毯。
(六)教師專業自主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主要依靠教師的“發展自覺”,要制定5年的教師教育教學生涯發展規劃,根據不同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做好基礎性專業發展、發展性專業發展和拓展性專業發展計劃,鼓勵教師形成教學風格。學校要積極搭建平臺、提供各種經費和制度保障,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保駕護航、提供平臺。
三、實踐特點。
(一)課程化: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的一致性。不僅建立了三類課程體系,開設了很多的選修課程,更重要的是對學校所有活動都進行課程化設計和實施,例如課間音樂、班會課程化、各種學校儀式等。比如說課間的音樂課程,我們有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案、課程評價體系。在三年中通過課間的音樂,學生會哼50首世界名曲,坐在咖啡館這些音樂響起的時候,孩子會不由自主想起高中時代的課間音樂。
(二)自主化:促進和實現學生自主發展,學校要努力為每一位學生創造自主發展的無限空間。學生自主管理,像學生民主評議團、校長助理團、學長團、社團聯盟、學生膳食管理委員會、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班級學生互助小組等。活動自主策劃與組織;《xx中學自修課規范》;“給你一些時間,讓你學會安排”的口號,就是周末及假期生活指導;生涯規劃的制定、實施與評價。
(三)專業化:促進和實現學生自主發展,更加需要學校整合各種資源,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有效的專業指導。一是建立健全教師指導體系,包括心理輔導、生涯規劃、品德行為、學習指導、學校指導、生活指導等等。二是加強家長資源的開發,提供選修課、生涯規劃指導、義工、成功家教經驗等。三是學長團指導。四是同伴交流分享,現在室友是可以選擇的。五是引進社會其他資源。專業化的指導體系,是自主發展教育體系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四)體驗式: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條件下,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建構、體驗情感。一是體驗式德育課程,面對現在孩子生活物質 富裕、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對社會全面的認識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一要訪談身邊的百姓,看看他們的生活狀況是什么樣的,聽聽他們的夢想是什么,理解他們所說的幸福生活,引導學生目光向上,全面認識和理解這個社會。二是學科周活動,激活各種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發展創新精神,獲得親自參與的積極體驗;學會溝通與合作,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 像物理、數學、化學、地理,都有體驗式的學科。三是體驗式教與學,這個就不具體講了。四是見習與游學。
(五)選擇性: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在選擇中學習選擇,學會選擇。學會選擇,就是學會承擔責任。在我的理解,有時候選擇有是一種決策,人生處處有選擇,所以讓學生學習選擇、學會選擇很重要,一定要給他機會。學生三年生涯規劃、選修課程的選課走班、體育選項、作業與考試、學生處罰的自我選擇、學生室友的選擇等,這些都可以體現學生的選擇。學生覺得自己犯了一個錯誤,自己對照一下就可以了。比如說檢討有幾個,一是寫檢討書,二是在班級里檢討,三是在年級里檢討,四是在全校檢討,根據自己的行為反思,然后去進行選擇。學生選擇了這個東西以后,比如說這一次是學校性的檢討,可以選擇是班級檢討,下一次再犯的話就要去學校檢討。再比如說室友的選擇,學生同伴的選擇,這些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