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
你們看到兒童和少年具有一種天然的社會直率性那就應當明白地毫不拐彎地告訴他們: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你要馬上拿出公正的表態來絲毫含糊不得!我們不僅不能有一時一刻忘記這一點而且要使這種第一次的社會經驗在兒童和少年的生活中保留一輩子.……千萬注意不要讓兒童的思想和心靈接觸到不正義的事情時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要么愛它而且為它祝福要么憎恨它詛咒它不要對學生明明知道了的社會事件裝作不知道而拒絕談它對共產黨對政治腐敗對司法腐敗對距離自己如此之近的腐敗與罪惡我們只能直視而不能粉飾與欺瞞.幸虧我能夠對之坦然!/7/31]
我們應當讓兒童在童年時代成百上千次地體驗這種正義的思想取得勝利的心情感到自己是這種勝利的參與者.只有兒童才善于對不良行為表示憤慨如果到了少年時期你再想激起他們對類似行為的憤慨那就不會收到任何效果因為已經錯過了那個年齡期.
我們跟學生的家長們一起思考認為我們的工作要為以后的許多年著想我們要使孩子們理解和感覺到:世界上還有些卑劣的丑惡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要讓年齡尚小的人不只是曉得"這種事是卑劣的丑惡的"就夠了還要讓他因為卑劣的丑惡的事就在近旁可是由于自己無能為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而感到擔憂難受和痛苦.對于卑劣的丑惡的東西的這種憤慨和厭惡會漸漸地遷移用來檢查自己——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轉變一個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于丑惡事物的深惡痛絕的品質在決定性的意義上取決于這種轉變.
羞恥心是對于卑劣的丑惡的東西的強有力的抗毒劑;形象地說它是能浮載榮譽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
如果一個年輕的公民沒有早在他的童年時代就體驗到對卑劣行為的蔑視和為別人的痛苦而分擔憂愁那就難以設想他會有成為一個好人的志向.
要造成一種對卑劣行為采取積極的不肯妥協的態度的氣氛首先要從反對懶惰無所事事渙散松懈無謂地消磨時間開始做起.正如民間的諺語教導我們的:懶惰是一切罪過之母.……在學校里教育技巧上的最主要的最難捉摸和最細致的一件事就是做到使學生為自己的無所事事而感到羞愧使他對懶惰和閑散抱著蔑視和憎惡的態度.[但是與如同時千萬不能忘記的是必須要讓學生的學習和工作取得成果沒有這一點也就永遠達不到讓學生為自己無所事事而羞愧這一點./7/31]……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我所教育的學生的頭腦里哪怕有一點點在困難面前退卻的想法都是令人鄙視的:不做事情不動腦筋是可恥的!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算達到了就是對每一個(名副其實地每一個)少年青年來說書籍思想成為"一種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從其中掙脫出來的枷鎖".一個人要成為具有勞動者斗爭者未來的戰士未來的丈夫和父親的意識的真正的人他在1415歲的年紀就應當在自己靈魂的深處有一份豐富的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這些書對他來說就是精神的啟示.
如果一個人不想求知那就是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學校的不幸社會的不幸!一個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無形的鐵柵把自己跟廣闊的天地隔離開來然而誰知后來這道無形的鐵柵欄也許會變成真的牢獄呢!
我認為青少年的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個少年和青年一起構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廈.
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培養對勞動的愛好……然而如果教師沒有把自己的學生(正在認識復雜的世界的少年)領進自己的私人藏書室如果沒有使他在你的精神財富的源泉面前驚異地停住腳步的話那么用任何手段都是培養不出這種愛好的.如果教師沒有跟自己的難以教育的執拗任性的有時候是復雜得不可理解的學生單獨地在一起談心用你的思想完全使他折服的話那么對勞動的愛好也是不可企及的.
那么在學校里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中應當是主要的東西也就是以一個人的心靈去精細地接觸另一個人的心靈的工作是否在經常地進行呢
那些走上邪路的人實際上是一些非常孤獨的人.
我堅定地相信學校這首先是一個人與人相接觸的世界.問題根本不在于指定誰去教育誰——用不著這樣談問題這都是些無稽之談.問題在于就拿我來說命運把我跟這些最生氣蓬勃的最復雜的而我看來也是最有意思的少年們永遠地結合在一起了他們進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他們那么我所知道的所會的所做的一切也就都不存在了.
很難找出這樣的詞語和形象來向兒童解釋清楚:什么是生與死什么是自由與失去自由——不僅要解釋而且要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培養出對這些概念的有深刻個性的態度.我認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就在于要使兒童深刻地懂得:生命既是一種強大有力不可戰勝的財富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往往是無助的極易受到損傷的珍品.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一個漠不關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之線.
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就是兒童有了一種深刻的觀念:"有人非常非常需要我他們無限地珍愛我感到有了我他們活著才有意義.但是我也非常非常地珍愛他們沒有他們我就不能生活他們對于我也是無限寶貴的."——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發展才可能有愛幸福和勞動的和諧而一個人的道德健康正是取決于這種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