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謀發展(*鎮2004年工作綜述)
三、加強財稅征管,完善稅改體制
(一)完善良好的稅費改革體制。一方面進一步將稅費改革的主體內容和重大意義宣傳到千家萬戶;另一方面組織鎮村干部協助財政所農稅員及時將負擔卡發放到農戶手中。與此同時,設立舉報電話、舉報箱,對農民負擔進行多次拉網式、交叉式檢查,徹底杜絕農民負擔反彈。
(二)構建規范、高效的征收征管體系。2004年,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政策開展征收征管工作,堅決杜絕強行征收,不搞征收一刀切,采取讓農民自愿上交稅金的作法。在農稅征管中,建立了“以財政征收為主體,以協稅護稅網絡為輔助,以微機化管理為依托,以村為點集中征收,公開辦稅,接受納稅人監督”的征管模式。由于嚴格執行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全鎮沒有發生惡性涉農事件,沒有發生重大的群體上訪事件,沒有出現嚴重違背稅費政策的行為。
(三)嚴格執行“零戶統管”,規范預算外資金管理和村級財務管理。實現了“統管單位”與“核算中心”的定期結賬對賬,票據繳銷,“零戶統管”工作走上逐步規范的軌道。預算外資金歸口專戶管理,做到“進籠子不出亂子”,“關口子不留隱患”,杜絕亂收費,確保資金規范使用。村級財務實現了規范化操作,統一會計科目,統一報表格式,統一在銀行開設專戶,統一實行電算化管理,從而使我鎮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全面達標。
全年,我鎮完成國稅收入220萬元,地方稅收入170萬元 ,農業稅收入202萬元,縣級水費50萬元,全面完成了縣委、縣政府年初下達的各項任務。
四、加快城鎮建設,營造發展平臺
2004年,我鎮圍繞“高標準設計,嚴要求管理,快速度建設”的工作思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開拓了城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城鎮環境衛生整治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居民居住環境。加大了鎮區環境衛生管理力度,轉變居民衛生觀念,營造整潔、有序的鎮區面貌。城管隊定期進行突擊檢查;與環衛所簽訂了鎮區24小時保潔合同,與臨街居民簽訂了門前“四包”責任書,與麻木、邊輪車等機動車輛車主簽訂了亂停亂放處罰責任書,城鎮管理步入文字化、規范化軌道。此外,還疏通改造老鎮區下水道500米,維修改造公廁5座,新建公廁1座,并對鎮區路燈照明實行了規范化管理。鎮區面貌得到很大改觀。
(二)以東嶺水廠建設為契機,進一步解決群眾吃水問題。年初,通過多方聯絡,引進武漢私營老板萬軍投資158萬元,啟動了東嶺水廠建設,目前已投入使用,解決了東嶺片6個村、15000名居民的飲水問題。復陽、老塘兩村的水廠也已建成投產。
(三)以通村道路建設為主體,進一步解決群眾行路難的問題。2004年,我鎮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加快了通村道路建設步伐,全年共投入324萬元對金家洲、細湖、新洲等7個村的村級道路進行了硬化,總長達27.5公里,居全市鄉鎮之首。還投資12萬元修建了老鎮區四處道路接口。
五、把握大局穩定,創造安定環境
(一)抓好公共衛生整治工作,嚴把疫病流入關。自今年北京、安徽再度出現非典疫情后,我鎮立即全力以赴投入防非工作,對全鎮所有返鄉外來人員、發熱病人的動態變化實行密切監控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流入關;及時對全鎮138982只應免疫家禽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采取嚴格的監控措施,確保未出現禽流感病例;嚴格按縣要求進行了艾滋病及血吸蟲病排查、治療;還組織了全鎮的食品安全大檢查,限期整改39戶,取締無證經營36戶,并進行了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