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實施ERP后財務信息質量控制要點和方略
一、上市公司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的要求
erp的財務模塊的最大特點是及時反映企業的資金流真實狀況.真實是erp的生命力.各種經過加工過的報表將妨礙企業高層、股東或債權人對企業的了解,信息失真將使高層決策不準不力甚至失誤.因此,企業內外各方“利益人”迫切需要及時掌握企業的真實情況。
二、從電算化到實施erp是一場艱難變革,但上市公司實施erp系統后可有力支撐企業全面提升財務信息質量。
1、會計電算化是對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但由于電算化的某些局限,導致財務信息質量提高乏力。
會計電算化系統使得會計人員從財務賬冊中解放出來,但并未從根本上提高財務信息質量。電算化系統的信息源基本依靠手工錄入或部分的數據導入,從宏觀層面講,會計財務的作業方式,長期以來主要體現在事后收集和反映會計數據上,僅記錄業務結果。另外,系統的信息處理一般都是對手工會計職能的自動化,這對滿足會計核算的要求來說已經足夠,但在業務流程的監控和與其他系統的集成性上還需要加以完善。會計電算化在管理控制和決策支持方面的功能相對較弱,不論是時效性上,還是針對性上,都難以展現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erp系統成了企業的一個新選擇。
2、上市公司實施erp系統可有力支撐企業全面提升財務信息質量。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簡稱erp)的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運營流程看作一個緊密連接的供應鏈,包括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和客戶等,其目標是充分協調企業內外部資源,確立企業全面競爭優勢。erp系統是個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分銷、制造、財務、質量控制、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運輸管理等子系統。erp系統以業務為中心來組織,根據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連續運動和反饋來設計,能跨越職能領域的邊界,實現整個企業信息的集成。在erp系統中,財務子系統只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子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系。
erp的財務模塊不等于財務電算化.erp的財務模塊基本功能是將各種交易(物流)自動轉化為資金流,即產生應收/付賬款及其沖銷的數據,進而可生成對應的分析報表.它涉及企業的真實狀況,包括許多不愿被外界(包括稅務等部門或第三方審計部門)看到的資料.
從物理層面看,erp的會計核算模塊,涉及總賬模塊、應收賬模塊、應付賬模塊、現金管理模塊、固定資產核算模塊、多幣制模塊和工資核算模塊,等等。erp系統中的財務管理模塊已經完成了從事后財會信息的反映,到財務管理信息處理,再到多層次、一體化的財務管理支持。這種轉變體現在,它吸收并內嵌了先進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改善了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業務流程。它支持企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提供一個統一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平臺,同時也能支持當地的財務法規和報表要求。erp系統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同時在典型的err系統中,所有的成本管理應用程序都共用同樣的數據源并且使用一個標準化的報告系統,用戶界面的同一結構使這個系統具有容易操作的特點,成本與收入的監控可貫穿所有職能部門。差異或有問題的項目一旦出現就能被分離出來,并可采取措施去糾正。具體說來,典型的或高層次的erp成本管理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成本中心會計、定單和項目會計、獲利能力分析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