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實施ERP后財務信息質量控制要點和方略
6、做好企業主要產品獲利能力分析,挖掘成本節約潛力,實現成本的動態控制和精細化管理。
7. erp財務一體化方案
erp支持財務與其他業務模塊的集成運用。手工管理或一般財務軟件的財務處理過程是基于財務記帳憑證的,是"證-帳-表"的過程,而erp的財務處理過程是基于業務的,財務是對企業各種業務的反映,從而保證了財務與業務的一致性、同步性和及時性。首先各個企業內部財務模塊和其他業務模塊集成運行,企業的各項業務如采購、銷售、庫存、生產等,在日常的業務處理過程中系統將數據記錄下來,月末財務人員審核正確無誤后可直接生成財務記帳憑證,大大減少了手工管理條件下月末帳務處理的工作量和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帳務處理完畢后系統可自動生成財務報表,縮短了報表的編制周期、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
8、強調各部門協同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僅靠自己企業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換句話說,現代企業競爭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erp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
項目有效的控制表現在科學的計劃、明確的階段成果和嚴格的成果審核。不僅如此,有效的控制還表現在積極的協調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部門之間協調和交流得好壞決定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9、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流程與流程之間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機組織中充分發揮每個的主觀能動性與潛能。實現企業管理從“高聳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式”組織機構的轉變,提高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要針對一些對財務報表有較大影響的流程加上預警及審批功能。例如,當某顧客的賒欠額達到某水平后,銷售經理可通過系統的審批功能來決定是否應該增加該客戶的
賒欠額或要求該客戶還款后才可以繼續買貨。
10、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相結合
erp系統中的計劃體系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另一方面,erp系統通過定義事務處理(transaction)相關的會計核算科目與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務處理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分錄,保證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實現了根據財務資金現狀,可以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并進一步追溯所發生的相關業務活動,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后于物料信息的狀況,便于實現事中控制和實時做出決策。